看完是一聲嘆息,故事像極了很久之前朋友跟我說的克爾凱郭爾對於基督教徒的觀察,或是一些朋友信教的經驗,那一剎高光啊,似乎擁有了全世界,似乎自身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但始終是一剎,過後生活還是繼續,那一剎的機體或許在某些時刻會帶給自己微薄的力量吧,像懸崖峭壁上的藤蔓,可以抓住不至於讓自己墜入深淵,但終究也是在懸崖峭壁上,困境依舊,壓力如常⋯⋯

畫面確實很好看,景非常美,細節非常多,我沒想到連玉冰燒這個細節都有,是比較用心地想要呈現出廣東草根文化和生活。然而,這個電影有普通話版和粵語版本身就是不可理喻的事,用地方為載體表現傳統文化,那尊重地方本身是理所當然的,我是不明白為什麼在普遍識字且影院有字幕的前提下需要普通話版,給我一種殖民者特供版的感覺。

配樂很好,尤其是rolling on,而一位朋友說的東西令我深思,她認為插曲閩南語和客家話歌似乎與情景不配。起碼一位客家人跟我反覆強調過,「客家人係舞麒麟,同你地廣東人唔同」,所以相信那位客家人看到舞獅配客語歌,肯定不適。全片好像隻有一首粵語插曲,曲風類似校歌,所以是不是粵語真成為「城市」的、「普遍」的、「中心」的語言,於是無法書寫出帶有些許獵奇色彩的「傳統」的、「鄉村」的、「邊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