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24年4月15日8點32分,我正在影院,不過已經不想看下去了,就寫個影評吧。
首先是劇情上的硬傷,開頭就表達母子兩個人的不幸來源是父親的“失蹤”。但是這個父親的狀态一直讓我迷惑,要是他抛家棄子,絕情斷義,我能理解,或者他遭遇不幸,渺無音訊我也接受。可為什麼孩子能輕易找到他的遺物,遺物裡還有父親給他雕的木雕。這個疑惑一直看到剛剛最後一幕,我找到原因了,我覺得導演是個傻子。當然電影劇情不合理很正常,這個瑕疵我們待會再說。
其次是矯揉造作的旁白。我理解有時候為了“文藝感”加點旁白,把人物複雜纖細的内心情感想法表達出來是很正常的。但是,本片中強行給男主上了很多内心旁白,文青味十足,尤其是把生命和樹強行捆綁的說法和後面主角背母親進山的行為,“味”太沖了,令人作嘔。
如果僅有以上問題,其實本片但也還算中規中矩,其中關于母親在傳銷過程中的心态轉化确實是不錯的點。可惜,母親走向癫狂的那場表演,讓我湧起的那些好感瞬間清空。雖然我沒看過《小醜》,僅看過一些片段,但我願把上述那場戲稱之為拙劣的模仿。從妝容,服裝,燈光,甚至台詞和鏡頭(我不确定,但是我看着很不協調),把很好的主題太過庸俗地表達出來,就像印度料理一樣,本來是很好的食材,結果被搗成了一團糊糊,靈魂瑪莎拉還被換成了導演的低級構思。
具體表現就是到了後期,導演開始發神經了。首先是傳銷集團莫名其妙暴雷了,明明高層内讧已經被控制住了,結果女主閨蜜弟弟被打,閨蜜跳樓,女主也發神經,莫名其妙。然後是陳建斌飾演的錢老闆,一會慫,一會有擔當的,人格分裂。最神經的是我棄劇時的劇情,男主為了治療母親,把她背到大山裡(是的,為了呼應導演在旁白裡強行加的聯系)。然後男主摔倒了,把媽媽摔在一邊,結果他抱着自己的手在那大呼小叫,看得我黑人問号?立馬棄劇。在我寫影評的時候,男主一會迷失在森林裡,一會沉到湖裡,他媽還在湖底飄着。然後他們又在溪邊,遠處走來老虎,媽媽醒過來,扭曲身體爬起來,拙劣模仿老虎,然後怪叫。接着媽媽就好了,赤身在山洞裡洗澡。這裡已經很扯了吧,後邊還有更扯的,男主後邊從一座廟裡出來,廟裡有個聲音問他是不是找何山(男主失蹤的爸爸),然後說我們這有人認識他,我去叫他。接着就是一個跨過門看雷峰塔的照片(是的,導演甚至不願意放個空鏡頭,裡面的樹葉都不動)。我打分的時候,還沒有後邊這段,現在我想打一分。
吐槽了這麼多,現在說說優點,是的,這部片子其實是屎味巧克力。本片中出現的騙局有兩個,一個是騙老年人的陪伴醫廣,一個是騙失意者的傳銷。如果說騙局也是一種産品,那麼他們對準的就是這些社會邊緣群體。因為這些人群缺失了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所以在我們看來特别顯而易見的騙局,恰恰擊中了他們内心的軟肋。女主被她的閨密喊上台來,被那麼多人呼喚着她的名字的時候,我想這一定是她這苦痛的人生中極大的安慰。在不了解一個人所經受的苦難之前,我們沒有資格居高臨下的評價他。甚至說我們永遠沒有資格去居高臨下看待任何一個人。
在今天我騎車去電影院的路上,我正好在聽法山講,為什麼要廢除刑訊逼供。就是那些主張可以刑訊逼供去給所謂“罪犯”定罪的人,總把自己帶入執法者的角色,可是在真實的世界裡,你我大概率都是狼牙棒下的那個頭蓋骨。沒有人能在真實殘酷的刑訊中堅持不認罪,你我在那些失意者的處境中,也不一定能表現的多好。
當然,我們也不需要過于同情那些選擇邪路的人,世界上失意的人千千萬,大部分人還是選擇憑借自己的勞動去追尋幸福。面對世界的不平,我想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的改革,生産力的發展,而不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