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兩岸,嶺南大地,曆來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一脈。由吳斌執導,高滿堂任總編劇,柳桦編劇,楊爍、張翰、郭曉婷、曹駿、于震、李乃文領銜主演的年代劇《珠江人家》,把觀衆帶回到1927至1950年間的佛山,跟随陳家三兄妹聚散離合的成長曆程,迎着江畔的晚風與波光,重溫那一段充滿艱辛與苦難,卻又醞釀着無數傳奇故事的歲月,看嶺南文化如何在亂局中薪火相傳,曆久彌新。

...
小中見大,一家即千萬家從人物出發,以文化為内核,講述地域與時代的變遷,曆來是高滿堂的拿手好戲,《闖關東》《鋼鐵年代》《溫州一家人》無外如是。這一次《珠江人家》把背景放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嶺南,仍然秉持三十年如一日的現實主義風骨,透過極具質感的影視語言,将一個小中見大的故事娓娓道來。劇中三兄妹出生在佛山殷實之家,父母都是愛國商人,溫馨安穩的生活,因為遭遇“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一夜之間家破人亡。他們離散、尋覓,各自打拼、曆練,投身革命,人生大起大落,如同珠江的怒濤,奔騰不怠。
...
這是一家人的故事,又不是一家人的故事,廣義來說,他們是當時整個嶺南地區千家萬家的縮影,當内憂外患、風雨飄搖,列強的火炮虎視眈眈,反動派的槍口助纣為虐,珠江兒女從不退縮,許多像陳氏夫婦這樣的地下黨員都為理想付出生命,僅僅1927年就有數千人遇害。于震飾演的特偵行動隊長邝慶奎,甄别方式就是“随便殺”,然後逼迫附逆愚民出錢“自願報效”,醜惡嘴臉入木三分。一邊是血雨腥風,一邊是生生不息,《珠江人家》并沒有直接表現革命者的反擊,而是通過三兄妹離散後的多線叙事,講述人們在戰火中相濡以沫,讓江畔的煙火生生不息,革命的種子生根發芽,同時也把傳統技藝傳承下去,用血肉之軀捍衛家鄉的文化财富。
...
細節豐富,通俗好看有營養三兄妹跳江求生後各自找到歸屬,《珠江人家》用短短數集的篇幅,就揭開了粵中醫藥、粵菜、粵劇,三個行業的神秘面紗。大哥陳山河流落街頭,被藥材鋪的何氏兄妹收留,何玉良脾氣大嗓門高,一個學徒都留不住,唯獨對藥材是一絲不苟,體現的是粵中醫藥傳人的嚴謹,何玉芳則親切熱心,其實就是替何玉良表達出内心的善意。
...
二哥陳衛逃跑中與廚師林北江躲進同一個木桶,兩人同命相憐,又是歡喜冤家,每天鬥鬥嘴、做做菜,都有一股在生活中練就的機靈勁,正是民間手藝人的特點,飽嘗五味人生,才能把尋常菜品烹成人間美味。
...
三妹陳立夏被太平年班中的旦角徒弟金慧榮救出,在船上了解到粵劇團的生存哲學,除了勤學苦練保證台上的表演,班主還要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求生存,就如同刀馬旦的技藝一樣,步步都在刀口劍尖之間,容不得半點差錯。
...
精良制作,真實還原時代風貌作為一部集合了戰争、文化、成長等多重元素于一體的傳奇年代劇,《珠江人家》台前幕後的金牌團隊不負衆望,以精益求精的制作,極具質感的服化道和美術設計,詳實地還原了上世紀中葉的嶺南風貌。精細的道具随處可見,何家藥鋪的小院裡面,一桌一椅的搭配,曬藥的木架,已經曬幹的草藥,半幹的草藥,記賬的本子,每一件器具都帶着真實的氣息。還有戲班的紅船,更是一船一世界,空間不大卻随處都是門道,掌闆、神箱、燙戲服的革台,再加上琳琅滿目的盔頭,堪比一個小型的粵劇博物館。明明是精雕細琢的全面制作,卻又做到真實自然,看不出刻意的痕迹,充分說明了《珠江人家》的制作水準,再加上諸多實力演員的深度演繹,給觀衆帶來了國産劇難得一見的戲劇體驗,與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好似一場設身處地的時空旅行。而随着劇集不斷播出,劇情陸續展開,陳家三兄妹的故事充滿變數,面對國恨家仇,被烏雲籠罩的家鄉,正直堅毅的珠江兒女絕不可能袖手旁觀,繼承了父輩革命熱血的他們,不僅要面對險惡複雜的革命局勢,還要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任重道遠而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