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周冬雨而來,真的非常非常失望。無關顔值,無關貼不貼臉,周冬雨表現出來的态度和演技,尤其是态度,實在令人生氣。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名頭越大,期待越高。”三金影後“是這部劇最大的賣點,也是周冬雨本人最大的頭銜,最後演出來就是這樣,實在是可惜。

周冬雨在這部戲裡,尤其是前幾集,反複多次出現她本人的習慣性表情和動作。作為一個職業演員,總是把自己戲外的小表情動作帶進戲裡,專業素養在哪裡?很多人說周冬雨演什麼都是本人,如果你總把自己的動作帶進表演,觀衆看多了當然覺得眼熟了。

以下是千古截圖,不是故意截醜圖,實在是周冬雨經常一說話就這種表情

...

...

...

周冬雨本人

...

...

...

...

...

一邊臉動一邊臉不動,五官争先恐後往前趕,這一看就是本人說話的習慣。影後自己知道這樣有多難看嗎?提醒一下,難看還不算最嚴重的後果,更糟糕的是兩邊肌肉不平衡,再這樣下去臉會歪,現在已經有歪的傾向了,建議及早懸崖勒馬,畢竟還要靠臉吃飯。

熱評說的“一臉嘲諷”沒有錯,誰看了不覺得這是一臉嘲諷?用一句話形容影後在這部劇裡的表情,80%可以用“一分涼薄二分冷漠三分譏诮四分漫不經心”概括,感覺周冬雨随時可能翻個白眼,或者内心時刻都在翻白眼,OS:“呵呵”。看劇本的時候可能也在翻白眼,影後真的相信這個故事嗎?大概隻覺得肉麻愚蠢幼稚。不相信的故事為什麼要演?沒有信念感,你怎麼可能演好?

...

電視劇也已經5部了,第一部說沒經驗,拍了5部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不知道做什麼反應就用無意義的傻笑填縫,這是在幹嘛?這一部又是把人設改成無理取鬧成長型女主,從麻雀、春風十裡不如你、幕後之王再到這一部,高度同質化,觀衆能不覺得演什麼都一樣嗎?

表情動作是自己的習慣表情動作,說話習慣也是。配音演員說周冬雨語速快,說的沒錯,看口型經常對不上,周冬雨嘴動得很快,配音緊趕慢趕。影後到底有沒有認真從人物出發構想過?影後不代表演什麼都是影後水準。電影可以拍3分鐘剪出來3秒靈動瞬間,電視劇沒這個條件。理性完全不夠,全靠感性演繹給情緒反應,10年前新人可以,過了10年已經是影後了,難道還停留在瞬間的靈動這種層次的表演上?獨立理解、消化、演繹一個完整人物的能力在哪裡?

每次演電視劇都翻車,影後可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