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我在這部劇集裡,重溫了年少時最喜歡的那本青春小說:《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時光》。

雖然目前隻看了劇集開篇的幾集,但它卻令我的記憶仿佛被重啟一般,帶回到曾經追書的那個夏天。十多年間,看過太多故事,我也已慢慢淡忘書中情節,而在刷劇時,我又找回了當初看書的那份感覺。

這部年代劇裡有太多的細節,承載着那個時代下的童年、少年記憶,宛若老舊照片般泛着往昔的痕迹。你能從裡面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無處安放的憂愁,黑夜痛哭後依然堅強的自己,治愈人心的夥伴,都是回不去的時光。每個人的内心裡,都住了一個羅琦琦。

...

劇集在開篇展開了兩條叙事線,一條是羅琦琦1994年讀高一時的經曆,另一條則圍繞她小時與姥爺生活、讀小學的日子展開。

成績不好、頂撞老師、愛到幺兒拐瞎混、給父母添麻煩,這樣一個叛逆青春少女的形象,是羅琦琦給觀衆留下的第一印象。

以至于父母逼她辍學、安排她進國企工廠辦公室這樣的行為,都顯得是在“為她好”。

但以上隻是這個人物的A面,她的B面,是我們很多人都體會過的“不被理解”——父母的偏心、老師的輕視、同學的冷漠。它們包圍着這個脆弱的女孩,讓她不得不佯裝出堅強獨立的樣子。

...

羅琦琦的父母因為都在國企工廠工作,過度的繁忙,讓他們選擇把1歲多的羅琦琦放在姥爺家養。因為姥爺的寵溺,她的日常是恣意的、快樂的。直到上小學的契機,母親将她接回自己身邊,自此一切都變了。

在姥爺家,她擁有獨一無二的愛。可在父母身邊,妹妹瑗瑗才是家中的珍寶。所有好的、漂亮的、妹妹想要的,琦琦全都要讓出來。童年時期,遇上不好的老師、被同學誣陷,越來越多煩心事萦繞在這個女孩的心頭。久而久之,绮琦徹底從e人變成了i人,愈發沉默寡言。

...

直到10歲時,姥爺去世,爸媽卻沒顧得上把她帶回家。她隻能自己來到熟悉的地方,鑽進熟悉的衣櫃,卻再也聽不到姥爺的回答。

自此,琦琦對“家”的所有期望都散了。姥爺去世的這天,讓她看清世态冷暖,人也仿佛在一夜間長大。

相比自己的家人,琦琦在幺兒拐認識的開遊戲廳的李叔、烏鴉與小波哥,這些他人眼裡不學無術的人,才更像是與自己抱團取暖的“家人”。

幸運的是,在他們的陪伴和保護之下,羅琦琦不僅沒有誤入歧途,反而讓自己痛苦的生活有了些許慰藉,就這樣一直捱到了高中,直到父母對她提出辍學進廠的要求。

...

這部劇與慣常國産青春劇最不一樣的就是,它用不急不躁、細膩如水的方式,将我們共同的記憶紀錄成冊。與好朋友偷偷去操場看死掉的鳥、去鐵軌旁閑聊,與姥爺最親密的夏日相處……這些細節對觀衆而言并不陌生,因為這就是我們自身的寫照。

細膩動人的質感,在短短幾集中就被描繪而出——其不僅體現在靜水深流的視聽、精良的服化道,所營造出的舒适的複古風格;更在于此劇從一個孩子、一個少女的視角出發,去複現那個年代的點點滴滴。

...

...

而許小波與張駿,這兩個羅琦琦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則作為她成長路上的陪伴者,讓往昔的記憶閃出光亮。

羅琦琦處于懵然無知的年紀,一次次地撞向這個世界,這恰恰是她這個人、同時也是這部劇最寶貴的地方。

《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時光》放棄了宏大叙事,把目光投向細微處,顯出真實生活的氣息——它不是以事件推着人物走,而是完全從“為人物立傳”的方式來鋪展情節,透過她去折射時代的變化。這讓人能耐下心來,感受其中緩緩流過的情緒氛圍。

...

我們能看到琦琦内心的變化和成長,更能理解她所面臨的困境和抉擇。作為一個标準的、受限于父母的“小鎮少女”,琦琦身上有很多那時年輕人的影子。

她小時候在數學上極具天賦,但高中時卻因父母與老師的輕視,險些被退學。因為那是90年代初,一個女性能走的前路,在小鎮裡沒有幾條可選。

1990年時,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3萬,錄取本科人數僅約20萬。進國企工廠,已算是考不上大學的人最好的出路。看似生活在同一階層的朋友,也會在這一關鍵的岔路口,各自開啟截然不同的人生。

但琦琦沒有因此沉淪,也沒有随波逐流跟着時代大潮進國企工廠,或是去考師範。她在真正弄明白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義後,去不斷追逐想要的生活。

...

時代背景、童年的細碎記憶、生活流的人物關系、日常的微小細節,包括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符号,都讓劇作逐步展開它的核心表達:這是關于少女心事、成長經曆與人生理想的肖像描繪,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浮生繪”。因此,它不斷還原着那個時代小鎮年輕人的所思所想。

對于80/90後來說,在劇中你能看到所有曾經熱愛、如今卻早已遺忘的人和事。它們随着那個時代被人抛之腦後了。但總有些時光,要在過去後,才發現它已深深刻在記憶中。

原著裡,羅琦琦的故事看似是勵志的,底色上卻有不少怅然若失、令人深感遺憾的地方。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遺憾,正因短暫,青春的散場才顯得如此彌足珍貴。而這些遺憾,則成為了人生每一步走來,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

在我眼中,《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時光》的魅力就在于:青春不免代價,但不為自己做過的事後悔,在痛苦中一點點堅強,則是一道必須學會的人生命題。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悟。

回不去的時光、曾經曆過的人和事,刺痛人心,卻又讓人感到隻存在于往昔的溫暖與感動。它們就這樣,被永遠留在了我們記憶裡的那個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