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被故事情節、電影畫面和阮經天的表演鎮住,擔心陳桂林的病情,為他能不能逃出生天捏把汗,看着他毫無負擔地一槍一爆頭,心裡暗爽,看到他伏法充滿了不舍…全程被故事帶着情緒走,回去很長時間緩不過來。

二刷擁有了上帝視角,很多細節也有機會細細品味了——

1.燈光的隐喻。片中有大量夜景燈光橫向拉絲的鏡頭,像平時用手擦完手機,對着燈拍出來的照片。這樣拍攝拍出來的燈光形成一條條線,帶給人很強的壓迫感,也隐喻着夜幕之下所有人都逃不過一張網,都在三界五行中。

...

2.尊者的由來。林祿和的媽媽04年和他拍了合影,照片背面寫着“楊淑珍母子”,說明那時候林祿和還不是尊者,和媽媽的合影還以母親為主命名。楊淑珍通過張貴卿醫生轉給林祿和的信是十年前的,大概2012年,信上的内容是新心靈舍書上的,但楊桂珍的骨灰并不在新心靈舍,而且這封信林祿和并沒有打開過。那麼林祿和是怎麼成為尊者的呢?猜測是在他去之前,新心靈舍很可能是一個正常的靈修場所,他媽媽接觸之後想以此勸誡他,他跑路後來到這裡,找機會殺死了主人,自己成為道貌岸然的尊者。他和陳桂林說“這本書字是我寫的,但悟出這些道理的人不是我”,我想以他的貪婪,很可能是拿了别人寫的東西,佯裝是自己寫的。

3.陳桂林的幻想。尊者在林祿和墳墓前講述與林祿和的見面時,陳桂林進入了幻境,他覺得自己就在尊者說的場景裡,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林祿和說“我能看到每個人的出生和死亡”,正值陳桂林肺癌四期+殺人被通緝的時刻,尊者把林祿和描述成具有神通的人,他的話正好契合陳桂林的處境,不免讓他産生如此栩栩如生的幻境,對尊者開始深信不疑。

4.陳桂林的哭泣。陳桂林自首後,一開始還是很爽很快樂的,在碼頭對着媒體大聲高喊“我是陳桂林!”,後面小美給他剃胡子時卻一直流淚,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他不是已經達到目的了嗎?他在船上和坐上警車之前,的确是快樂的、自由的,是滿足了心理需求的快樂,但他并沒有想過,自我滿足之後會面對什麼。在獄中,一切都靜下來,喧嚣與名望都在外面,陳桂林的内心是空無一物的,滿足的快感不會持續很久,他依舊要獨自面對死亡,和隐藏在自我實現之下的罪惡人生。在面對小美時,陳桂林享受着小美的細膩體貼,想到自己馬上要離開這個世界,對溫柔世界的不舍與眷戀讓他暗自流淚。這一段一刷時因為和陳桂林共情而看得很動情,二刷持冷靜的上帝視角旁觀,看到的是一個被癡反噬的人的蒼白、無奈、孤獨和恐懼。

4.陳桂林悔過了嗎?陳桂林死前的遺言是對不起大家,對不起社會,有人覺得違和,其實是他面對死亡和回顧一生的沉澱,都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從槍響前陳桂林幹淨的臉龐來看,他已經得到了“癡”的報應,脫離癡的夢境,轉身走向下一個世界了。

二刷的上帝視角會對陳桂林脫敏。一刷時我想成為陳桂林,在這個世界裡橫沖直撞,無堅不摧,最終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簡直是大銀幕爽劇!二刷時平靜了很多,看着一個個貪嗔癡的人被習性反噬,覺得人可憐可歎,人生短短幾十年,很容易被貪嗔癡迷蒙雙眼,而這一切又是人不得不經曆的過程,所以在六道中,人道雖然是善道,但卻是善道裡最低的,善惡交雜、悲欣交集。

電影裡也是善惡交雜,尊者說“一無所有不好嗎?沒有目标地活着不是很好嗎?”這适用于陳桂林和很多處于焦慮中的人。陳桂林雖然兇殘地殺了那麼多人,但内心單純善良,他幾次可以殺死陳灰,但是都沒有。

結尾曲《壞蛋》的歌詞說,“讓我的野蠻至少一次為我盡情地狂歡,做一個壞蛋至少不用奇奇怪怪把自己關起來。”也許我們都有貪嗔癡的一面,别怕,勇敢地經曆再破除,一切都會是嶄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