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賽文,閑來無事之下重新回顧了這部稱得上生不逢時的艾克斯。

圓古公司現在嚴重商業化。這是個不可避免的事實。而這部X就很湊巧的成為了圓古重開TV劇後商業化最為明顯的一部作品。也因此X在其誕生之初就飽受批評。

我初次看艾克斯是在它剛開始在愛奇藝上播放的時候。沒受大環境輿論的影響,獨立且安靜的追完了整部劇。如今想來也不容易。

在經過銀河以及銀河S的鋪墊之後,圓古總算是攢下了一筆錢,秉持着有錢沒錢都想着拍好作品的原則,這部艾克斯擁有了舊平成作品的一切配置和特色,是圓古在日趨商業化的大時代下。最後一次嘗試回歸舊平成的拍攝風格。這之後就徹底陷入了歐布模式。

老樣子,先不算奈克瑟斯。與六部舊平成作品一樣,艾克斯采取了主單元弱主線的形式。主線安排與戴拿,高斯類似,在單元劇中穿插着關于主線的線索,最後兩集一并收尾。

總共22集(不算總集篇),肉眼可見的短。卻融合了舊平成最後一批制作者以及新生代以來常駐的腳本和監督。也因此這部作品整體的風格明顯混雜了兩種不同的感覺。最為明顯的就是坂本浩一監督的中期新形态三集。在這幾集裡飽含新生代的常見标簽:包括光污染,皮套大戰等。而且更關鍵的,22集的回目卻有11個常駐角色,這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肯定不夠講。事實也是,常駐的兩個分析員(voyager兩人)幾乎沒有描寫,兩個隊長兩個隊友各有一回,女主我記得似乎是沒有的。兩個研究員配上梵頓星人也沒有對人物進行深刻描寫。換句話說大部分人物的形象是不夠立體的。不過倒也不影響觀感。

主打單元劇,那麼問題來了,它的單元劇怎麼樣呢?就我個人體驗來說,在新生代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幾回放舊平成裡有小夢高斯的平均水平,還有幾回勉強也有些許三傑的感覺。總的來說是不錯的。尤其是奈克瑟斯回歸那集,導演着實是把緻敬玩明白了,在新生代裡隻有泰迦第10集在我眼裡可以與之一戰。

弱主線,有多弱?其實還好,橫豎都比泰迦好,故事完整性在單元劇裡算得上第一。OGZ都屬于連續劇半連續劇所以不放在一起讨論。而BOSS表現和壓迫力甚至直追舊平成,在新生代裡說是第一也不算過分。

綜上所述,這一部要内涵有内涵,要故事有故事,要特效有特效的特殊之作本應廣受好評。但實際情況卻是從開播受罵至今,近些年得益于粉絲純度越來越高,子供向接受程度愈來愈深,這部艾克斯也逐漸風評轉好,并直接列入字母三傑之一。也算是時來運轉。

被用于方程中代表未知數的X是他的名字。他是繼承了舊平成遺風的新生代英雄;也是圓古在商業化時代下向市場作出的最後一次掙紮。總有人嘲諷新生代幼稚,并不斷的将他們開除奧籍,而事實卻是他們自己選擇了如今這畸形的市場,卻總是抱怨圓古失去了匠人之心。而簡單來說,變了的,或許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