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畫面和劇情驚訝到,想抓住一點自己土地上地思考。這部劇集似乎演繹着中國人的原型故事,我想挖掘出來。

1.小妖怪的夏天 nobody ——關于平凡

nobody的英文譯名一開場就很抓眼,小妖怪可不隻是這個小豬妖,而是任何一個無名之輩。如果把豬妖定位成為某個背景下的社畜,其實發生的一切似乎都是我們熟悉的東西:

(1)不準僭越:小豬妖最喜歡說的是“得想想辦法”,他也确實是隻聰明的豬,他很有問題意識“箭射不準怎麼辦?”“柴火砍不完怎麼辦”,但在這個封閉的妖怪社會裡,創造往往意味着對權力的挑戰。領導給你布置的任務、講解的環節,你把流程優化了?這不是顯得我很蠢嗎?你在教我做事?所以熊教頭毫不留情地折斷了小豬妖的創新成果。

(2)不需辯解:其實每個社會都有不可逾越的雷區,這倒無可厚非。小鴉妖隻是碰巧撞上了一些頭頭們談話,但他既不有意,也沒造成後果,仍然被狼大人抓去,有去無回。但社畜的痛苦在于,你對于禁忌和懲罰是全程失語的。上司不在乎你的視角的叙述,他隻在乎他設置的證據(或者是提防自己人的陷阱)——即是身上沾染的氣味。隻要上頭看到了自己的證據,你的辯解完全不需要。

(3)幹就完了:社畜一半的痛苦一定來源于昏庸無能的上頭。因為大王自己鬥不過悟空,所以讓小妖們吭哧吭哧設置陷阱;大王還沒抓到唐僧,就一會想煮着吃、一會想烤着吃,因為自己的貪婪和善變不斷給小妖們設置極限的任務,并且随意就能把他們的成果燒毀(我們還是用第一版吧)。重複、無意義的勞動和伴随的被踐踏感,或許我們也會感到熟悉。

(4)想留又想走:社畜都是出于想離開束縛自己的小天地于是走入了外面的修羅場,社畜也都是出于對家庭的挂念而不斷動搖。就像那個小豬妖,下山買個調味品的功夫,他偷溜回家了一趟,還是惦記。但剛到家,炕還沒坐熱,望着小小的窗子透過的光,又開始想離開,想出去闖闖。

(5)代溝:豬妖媽媽不認識的包子像互聯網日新月異的東西;小豬妖和媽媽關于“就業”的争吵像極了很多家庭一直在發生的。父母覺得你忙就是好事,說明上頭重視你;希望你不要随便離開,能有個幹的就不錯了。他們一方面其實對你非常驕傲,你可是我們家幾代好不容易出來的豬妖;但另一方面,對你的放心其實也有限,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真能幹出什麼成就。

(6)渺小地死去:我還是覺得,小豬妖死掉可能更像nobody的主題。我們好偉大,在生活的隻言片語裡搜集證據去構築自己的英雄和正義的夢想;我們也好渺小,在不斷地被追逐裡灰頭土臉,默默死去。小豬妖在别人的話語裡不斷拼湊對師徒四人的美好想象,直到一根棒子從天而降,他都沒有看清對方的模樣。他或許死前聽到他的英雄從他身上踩過去,然後說,“師父,管他喊什麼,妖怪一棒子打死便可以了”

小豬妖過完了一個又一個夏天,總是不愛喝母親特意打的溫水。等這個夏天過完,小豬妖沉默地倒在溫暖的草地上,沒人聽小豬妖喊什麼,媽媽給小豬妖的葫蘆被打翻在地,家裡帶來的水在耳旁潺潺地流。小豬妖快想不起夏天之前是什麼樣了,他覺得自己像所有人,他也覺得自己也不是任何人。

2.鵝鵝鵝 goose mountain ——關于愛

我特别喜歡鵝鵝鵝的畫風,水墨驚悚。其實故事很簡單,你是個貨郎,上山采貨,路遇狐鬼。狐鬼要你背他到山上休憩,還吃掉了你籃子裡的兩隻鵝。到了山頂,狐鬼召喚兔子相好陪酒,兔子相好召喚野豬相好陪酒,野豬相好召喚天鵝相好陪酒,然後你和天鵝相愛,直到狐鬼醒來。

你覺得自己丢了三隻鵝

我在看這集的時候會想起很多聊齋志異之類的故事。愛上女鬼似乎是中國人的一個情結。我隻是隐約覺得,這份愛裡包含着乍見之歡的好色、包含着偷情和逃離的刺激、包含着神鬼驚悚下的安全感。然後陰陽終究兩隔,縱然有一瞬希望,也會化為怅然。

找不回來的鵝,有遺憾的愛。這就是很多故事的原型。

晚上吃飯的時候又想起鵝鵝鵝了,我突然覺得這份愛裡還有一種關乎信任的張力。假如你是那個貨郎,你不會想,他們的相好是怎麼來的呢?會不會是狐狸把兔子騙了,兔子把野豬騙了,野豬把天鵝騙了?一個人作鬼總是孤獨的,每個鬼都要有自己的相好。那天鵝和你的愛,會不會也是一場騙局?愛上天鵝的風險,是不是也成為一個被藏在腹中的幽魂?

中國古代的女鬼故事,大抵也一定要經曆過一場煎熬内心的懷疑。你一定要先怕鬼,你要畏懼,你要打心眼裡對愛上女鬼感到不安,然後你才能真正完全地愛。

這就像人自己給自己施加的砝碼,當你徹底不在乎這些砝碼後,你的愛就有了重量。你就不是相信,而是信仰了。畏懼和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所以我們才會對這份愛格外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