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此片大名,用零零碎碎的時間把它看完了,期間也零零碎碎記了點觸動自己的地方。

第一集:
聊紐約生活,直奔主題。

紐約的街道上有塗鴉、銘牌,弗蘭對911看法很多,還提到了紐約娃娃樂隊。
“紐約人忘了如何走路。”
“紐約的一切都像一出歌劇,是一個大麻煩。”

...

第二集:
聊各種藝術形式。

你決定不當藝術家是因為你太享受這件事了,弗蘭,就像人們說:“為什麼猶太人不能吃培根?”,我總是回答,“因為太好吃了。”
談當下年輕人的現狀:“要麼挑剔到令人發指,要麼過度地誇張别人。”
弗蘭說她不用和奧斯卡·王爾德比幽默,在我看來她明明就是女版毒舌王爾德嘛。

...

第三集:
聊紐約的出租車司機,吐槽現在的出租車司機都不認路,出租車上的屏幕關不掉:“就連吃下一張10美元的鈔票,也比把拇指放在屏幕上幹淨得多。”
弗蘭居然還客串了小李子與馬丁合作的《華爾街之狼》。

...

第四集:
“現在的人整天談錢,仿佛這個話題很有吸引力,其實不是。”
“賺大錢的前提是喜歡錢,要非常愛錢,非常在乎錢才行……世上隻有兩種人,一種人認為錢夠用就好,一種人是有錢人。”
關于Metoo運動和潛規則:“人們會關注這件事是因為那些人是明星,沒有人會關注在酒店整理床鋪的人,當然那種處境的女人數以萬計,基本上她們就是人質,對,你可以不當電影明星,但你必須養家糊口,所以這才是問題所在。”

...

第五集:
談健康:“養生,在我看來是一種貪婪。”
主持人:“你為什麼讨厭體育?”
“在我看來,這(體育)是很适合一個七歲孩子的事情……體育如此重要是因為男人當道,原因就是如此。”
吐槽一些極限挑戰是假的,爬山是假挑戰:“有很多事情是人們必須做、應該做的,但是他們不做,因為他們害怕,或是他們很難做或者不擅長做,那些才是挑戰,挑戰是你必須做的事情,而不是你編造的事情。”

...

第六集:
聊當代網絡,“我沒有罪惡的樂趣,因為樂趣從不讓我産生罪惡感,樂趣對我來說,特别是随着我越來越老,我就越想:朋友,隻要是能享受的樂趣都去享受吧。”
弗蘭居然還看過爵爺的《豹》!“上次我看《豹》還是在齊格飛劇院看的,是修複較少的版本,當我去齊格飛劇院看的時候,即使不是隻有我一個,我也是現場極少數并非電影導演的人之一。”哈哈爵爺是導演中的導演。
提到電子産品:“我有個普通手機,我有一個地址,這已經夠了。”
“我對互聯網的了解,要不是别人告訴我的,就是别人展示給我的……我沒有這些東西,不是因為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我沒有這些東西恰恰是因為我知道它們是什麼,所以我才不用它們。”
“你隻能真正理解跟你同時代的人,你無法真正理解跟你不屬于一個時代的人。”

...

第七集(最喜歡的一集):
聊讀書:“隻要你能讀書,你就會非常富有,富有到如果你一直讀書,你沒有時間去想錢的事情。錢不重要,但讀書就很重要。”
“讀書是一種志趣(taste),這是我關于讀書的看法,就是一種志趣而已。”

...
這藏書量羨慕死我了啊啊啊啊

“書不該是一面鏡子,該是一扇門。”
插播一條托妮·莫裡森的看法:“許多讀者在尋找他們生活的複制品。”莫裡森的寫作更傾向于邀請讀者,而弗蘭相反。
對待書籍小心呵護:“丢掉一本書就是丢掉一個人。”
像猶太教堂對待祈禱書一樣對待書:“如果你把祈禱書掉在地上,不管是哪一本,你都得親它一下。”

最後,馬丁用弗蘭給青少年的建議作為結尾:
Think before you speak.
Read before you think.

...
已成為我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