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第三或第四此看这部电影了。依然震撼,并更加感动。在一场戏里,驾驶舱内仰拍brand教授的镜头中,我就深深地感受到当我还在为怎样为一场戏做分镜时,诺兰对于镜头的把控力已经高在何处。用一个又一个镜头,讲述了这场穿越虫洞又穿越黑洞的旅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在缺乏真正的想象力与探索力的中国电影前,恐怕即使在过50年,中国也只能制作出比《流浪地球》还要小家子气的科幻片,实在愧对《山海经》以及远古炎黄子孙的想象力。
配乐也无与伦比,犹记得14年坐在普通厅的电影院,观看为了连接无人机穿越麦田的段落时,整个电影院的座椅都在随着主旋律的想起而震动,我已经被深深地吸引进电影里。起始于宏观,着眼于细微,在我心中唯有诺兰的《盗梦》和《敦刻尔克》能于此片媲美了。
并不喜欢“唯有爱穿梭于多维”这种肤浅又煽情的主题阐述,虽然主角的每一步行动往小了说都是为了能给女儿的未来带来更美好的可能性,并建立在影片后半段的回归心。但解释为由爱而生实在太过潦草。或许归结于探索更加令人遐想。
这一次观看,病床前临终的重逢让我流下许多眼泪。温暖感动,墨菲的信念,无论对于科学还是对于父亲,一直偏执。而这份偏执也在其生命的尽头迎来答案。正如陈凯歌在采访中提过,星际的温情多么的伟大,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里,温情使一切都有了紧密相联的意义。
影片结尾,主旋律再次想起,Cooper再次出发,短短的几个镜头,将两个空间的叙事很轻松地表现。一边Cooper悄悄开走了宇航船,而另一边,Brand已经在孤独中建立起了一整个星球基地。还记得在一片大海的星球上,Cooper斥责Brand空有头脑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吗?短短的几个镜头间,Brand建立起来基地,一个人撑过了孤独地时光。时间或长或短,在相对论以及影片如此设定的背后,我们看见了诺兰脑海中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或许时间不是意义,它只是一个刻度。重要的是在数不清的刻度间,我们真正留下什么,又推进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