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第三或第四此看這部電影了。依然震撼,并更加感動。在一場戲裡,駕駛艙内仰拍brand教授的鏡頭中,我就深深地感受到當我還在為怎樣為一場戲做分鏡時,諾蘭對于鏡頭的把控力已經高在何處。用一個又一個鏡頭,講述了這場穿越蟲洞又穿越黑洞的旅程,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在缺乏真正的想象力與探索力的中國電影前,恐怕即使在過50年,中國也隻能制作出比《流浪地球》還要小家子氣的科幻片,實在愧對《山海經》以及遠古炎黃子孫的想象力。
配樂也無與倫比,猶記得14年坐在普通廳的電影院,觀看為了連接無人機穿越麥田的段落時,整個電影院的座椅都在随着主旋律的想起而震動,我已經被深深地吸引進電影裡。起始于宏觀,着眼于細微,在我心中唯有諾蘭的《盜夢》和《敦刻爾克》能于此片媲美了。
并不喜歡“唯有愛穿梭于多維”這種膚淺又煽情的主題闡述,雖然主角的每一步行動往小了說都是為了能給女兒的未來帶來更美好的可能性,并建立在影片後半段的回歸心。但解釋為由愛而生實在太過潦草。或許歸結于探索更加令人遐想。
這一次觀看,病床前臨終的重逢讓我流下許多眼淚。溫暖感動,墨菲的信念,無論對于科學還是對于父親,一直偏執。而這份偏執也在其生命的盡頭迎來答案。正如陳凱歌在采訪中提過,星際的溫情多麼的偉大,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裡,溫情使一切都有了緊密相聯的意義。
影片結尾,主旋律再次想起,Cooper再次出發,短短的幾個鏡頭,将兩個空間的叙事很輕松地表現。一邊Cooper悄悄開走了宇航船,而另一邊,Brand已經在孤獨中建立起了一整個星球基地。還記得在一片大海的星球上,Cooper斥責Brand空有頭腦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嗎?短短的幾個鏡頭間,Brand建立起來基地,一個人撐過了孤獨地時光。時間或長或短,在相對論以及影片如此設定的背後,我們看見了諾蘭腦海中對這個世界的思考。或許時間不是意義,它隻是一個刻度。重要的是在數不清的刻度間,我們真正留下什麼,又推進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