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愛在三部曲”的前兩部,兩個男女主角聊天撐起的一部影片,當時屬實是震驚和驚豔到了,如今已經開始習慣甚至喜歡上這樣的“話唠”标簽特色鮮明的風格了,不得不說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十分擅長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抓住那些閃耀的瞬間。而且,語速驚人的伊桑·霍克(男神真是太帥啦!!)和林克萊特的合作簡直是天合之作——我是說,精湛的台詞功底完美演繹自然的話唠劇情hhh。

這部《少年時代》跨越十二年,隻在每年暑假抽出幾天這種拍攝的方式具有随機性,會有很多即興的東西,比如電影、歌曲等往往都是當年的流行,劇中人物們談論的伊拉克戰争、911事件,手機由老式翻蓋變為iPhone,老爸的車由那輛古董GTO變為新款的SUV,總統從小布什到奧巴馬的更叠,一切都緊密結合當年時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還有那些與劇情根本無關的閑扯和廢話,和空的長鏡頭,真實得像一部紀錄片,Richard Linklater是個很有誠意的敬業的導演。

角色本身的外形在12年的時間裡真的成長、改變了,給觀衆的震動絕對是那種“多年以後”然後換個演員的做法達不到的。在最後的成片中我們看到,沒有任何字幕來提示時間到了哪一年、Mason多少歲了、幾年級了,剪輯師無縫銜接般地把素材連起來,更讓人感到歲月在不經意間從指間溜走、在牆上剝落。

主角兼弟弟Mason從小有個成績優異、性格活潑開朗、連玩遊戲都秒殺他的姐姐,這種光環映照下,難免會讓他黯然失色。Mason由一個軟萌且有點笨拙的小男孩一點點長高變成金發飄逸的懵懂少年,又成長為聲音低沉磁性、長了幾顆青春痘開始冒出短短胡須瘦瘦高高的打着各式耳釘的溫柔紳士的高中生、大學生。美國青少年的成長曆程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是充盈美好的。打電動,玩棒球,玩攝影,組樂隊,看流行小說,畫塗鴉,幫父親宣傳大選,野營,跟年齡大的孩子玩,偷偷喝啤酒,談論女生和性,被家長勒令除雜草,跟暧昧的女孩子在清晨的天台上看風景然後擁吻,搬家,轉學,認識新朋友,開party,打獵槍,玩Facebook,打工掙錢。Mason的“少年時代”似乎比其他人又要豐富很多,小時候喜歡玩塗鴉,到長大後喜歡攝影,和同學起過小沖突,談過幾個女朋友。和高年級的男生到半完工的House裡開趴喝酒抽煙扔飛镖劈木闆,輪着吹牛說自己上過幾個女生,在路邊看熱辣比基尼美女雜志。你看,都是這些細碎得不得了的小事情,渾然不覺地也就講了兩個半小時。幾乎所有美國青少年經曆的事情他的身上都出現過,他說不上合群,卻也不過分孤僻。認真地戀愛和失戀,擺脫束縛,以為自己即将得到夢想和自由,就這樣不快不慢特别順當地長成了文藝青年卻又不是繼承父業搞音樂。最神奇的是男主角最後在眉宇間竟然有些伊桑霍克的模樣,不可思議,選角色的人可謂預言家了。

姐姐Samantha也擁有自己完整的成長故事。從小時候的小公主,第一次搬家時把管理童子軍的重任交付給好朋友,到第二次搬家時很認真得和媽媽讨論一家人應該何去何從;從全A女孩到聽到爸爸講給她Contraception,condom時羞澀地捂臉到大方的說被一群帥小夥圍繞很幸福。從小時候和弟弟無時無刻不在打鬧到長大後給弟弟畢業派對上祝詞時竟一時語塞隻說出一句good luck……這些細節同樣抓住觀衆的内心,從天真的小女孩到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生,在她身上的種種細節變化同樣令人唏噓。

媽媽由瘦變胖又由胖變瘦,結婚離婚再結再離,人生似乎太過坎坷。這個女人經曆了太多,之前的離異就獨自拖着一兒一女,除了照顧他們的生活還要一邊工作一邊用功讀書考取碩士,最後得到體面的大學老師的職業。母親帶着姐弟倆數次改嫁,十分能理解媽媽最後說出“下件事就是自己的葬禮”時的心情,女人内心中總是希望有依靠的,有時候她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希望有依靠還是希望被愛,這或許就是一次次婚姻失敗的原因。但一次又一次希望又失望後她也漸漸習慣一個人生活,把兩個孩子帶大是她這些年來的全部動力,而兩個孩子真正離開家的時候就會倍感空虛,其實她已經盡到了自己作為母親的責任,接下來需要的是真正開始自己喜歡的生活,就像他們的爸爸一樣。兒子說其實母親和自己一樣,對生活很迷茫,卻又充分了解自己人生的走向,也許一切都是宿命,為了掩飾這樣的現實,我們給自己一些希望,一些向往。而當兒子要離開自己,去創造自己生活的時候,母親才真正面對這樣的現實,她不禁涔然淚下,她失去的不僅是兒子,還有希望,她所能看到的就是最後的葬禮。皺紋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看到她坐在廚房戴着眼鏡處理成堆的賬單,我突然一陣心酸,仿似看到了自己的母親。

爸爸年輕時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有了兩個孩子,後來在孩子們青春期時還經常拿這件事調侃他們,而就算是性格浪蕩不羁甚至說不太稱職,離婚後依然摯愛孩子們,定期來探望,在每次的相聚流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每次父子的對話都令人印象深刻。他竭盡全力盡了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帶着孩子玩耍,給兒女們示範打水漂,教孩子橄榄球運動,給孩子性教育,盡量讓自己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給孩子成長以指導……這樣就構成了父與子的聯系與傳承。人也從年輕時追求自由的無所事事到後來開始精算考試進入保險行業,再往後等自己準備好了便開始認真組建家庭,人也漸漸收斂起鋒芒穩重起來,年輕時和兒子東扯西扯的父親到兒子畢業派對上竟然也鄭重其事起來,鬓角上也開始有了白發,不禁讓人感慨。不過他終究是幸福的,遇到了摯愛的第二任妻子,并得到了理想中的愛情和生活。

一個人生命中遇到的人中,多數都悄無聲息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第一季騎着單車追着搬家汽車的發小,很多人注定是你生命中的過客而已。

那些看起來經曆的沒經曆的無法想像去經曆的,對别人來說是故事,對你來說卻是人生。

作為父母的,别輕易地給孩子許下一些本來就沒打算的承諾。或許你當時隻是為了安撫一下他們,但是你們卻不知道他們将一直都記在心裡。就像Mason記得父親曾答應他在16歲生日把自己的舊車送給他一樣。

讓我印象最深或者說最喜歡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爸爸得知女兒正要“恰巧”和“算是男朋友”的男孩子參加同一舞會後,在餐廳和的青春期的孩子們聊性教育,女孩到聽到爸爸講給她Contraception,condom時羞澀地捂臉并讓他不要說了,而兒子直接想以去洗手間為由避免尴尬卻被父親制止。這樣開明的父母在我們這樣保守的民族是少有的。很真實自然的表演讓我會心一笑。另一個是一場派對中狂歡結束後男主角和暧昧對象來到小樹林裡坐在邊上的一場對話,我在備忘錄裡記了一下,見下圖。因為我本人性格外向,很喜歡和有好感的朋友大段大段聊天的感覺,這一幕深深觸動我,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
一場派對中狂歡結束後男主角和暧昧對象來到小樹林裡坐在邊上的一場對話,看的時候暫停在備忘錄裡記錄以學習

有人說中美童年差距太大,難以引起共鳴。可是我分明就看見自己是這樣長大的,電影代入感很強,整體情感變化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都差不多。美式小孩的成長環境、接受的教育,對比會發現這跟中國小孩的成長經曆有太多的不一樣。比如他們的上課方式、家庭作業,家長對學習的監督方式,大學前自己工作攢錢買車、繳學費,孩子父母的相處方式,孩子更像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依附于父母的寄生蟲,美國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權和發展渠道,父母隻是給建議,不會幹涉孩子的決定。比如梅森選擇了攝影課程,本來想離家更遠但最終選擇德州大學也是自己的決定。孩子成年後通常自己出去打工掙錢,如果錢足夠父母也通常不會再給予經濟上的幫助,不再受父母資助的孩子也不再受父母約束,就像梅森姐姐說的:“經濟上獨立了,就可以不再聽父母的話了。”

緻敬我們相似又不盡相同的少年時代。感謝十八歲的我有幸遇見這樣一部熾誠又優秀的作品,就像在近三個小時的時間内陪伴一個男孩子走過了十二年的青春。它也教會了我一些為人處世及面對細微感情如親情和愛情的應對态度及處理方式。生命的長度不可以延長,但人生的寬度卻可以無限拓寬,而電影、書籍和旅行,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
這個假期為了看電影????我可是特地充了網盤的會員(聳肩),我覺得這張電腦截圖很美,可以說是壁紙級别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