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是对葆树的害怕与不屑,因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审视,即使有理,你不停地强调和哀怨也会让人麻木。自己的选择得自己承担,在没有人请求情况下的站出也可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英雄主义,即使这样可能听上去很难区分真正的义勇与旁观的冷漠。

也许出来之后两个人就不该见面,这样双方都不会痛苦。但可能如果不见面这也只是一种恰巧的逃避,真正的见面才能有这无解的命题。

命题在于站在两个人的立场上,可能都没有绝对的对错。葆树有他立场,他冷漠有他冷漠的理由。美云有她的境遇,她已经做了所有她目前可以做的东西。可就是因为所有角色都有自己合乎情理的出发点,才会让整个局面有种无法改变的悲怆。

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我都可能觉得只是一部比较压抑的电影,以及我停下了发送我幸福一刻朋友圈的念头的电影,因为会觉得自己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可到影片最后那一刻来临,几秒钟的冲击足以让我泪流满面。看似突如其来,但又是无比贴合肌理。

最最悲怆的恰好是都符合情理却无法改变。每一个角色都几乎做了ta可以做的,但每一个决定都让ta们像最后的结局推进。

本来只想打四星的电影,可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从早上绚到现在也挥之不去。总是定格在出鞘的那一瞬间的张力,震惊、疑惑、顿悟、大笑、无奈…

这也许是命,也许不是,一部可以反复去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