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國人都将一個電話号碼牢記于心,因為這個号碼可能在危急時刻救你一命。

多數人很幸運沒有撥打過,也有人不僅撥打過,還曾乘過那輛救命的車。

沒錯,那個電話就是120。

很多人可能以為120隻是負責将傷患送往醫院的運輸工具,但其實在到達醫院之前的這段時間才是救命的黃金時間,被稱為“院前急救”。

很多急危重症能不能活下來,就靠這段時間的搶救了。

...

無論貧富貴賤,生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也隻有在醫院才能看到最真實的人間百态,所以很少有哪種紀錄片像醫療題材這樣深刻。

今天想聊的,正是一部關于120的醫療紀錄片《中國救護》。

沒有浮誇的叙事和濾鏡,隻有尋常百姓的生離死别,救命現場的目擊,足以震撼人心。

中國救護 (2023)8.92023 / 中國大陸 / 紀錄片 / 任茹 / 黃渤

...

《中國救護》聚焦天津、重慶、杭州三座城市一線急救工作現場,接近90天無間斷拍攝,最終從1620小時的素材中選取了37個故事。

真實記錄急救現場的工作狀況和院前急救案例,并将醫學常識、急救技巧融于整個紀錄片。

讓觀衆在感動的同時,了解和掌握急救知識,目前在豆瓣也獲得了8.9的高分好評。

全劇共9集,每集都設定了一個主題:“須臾人生”“心安之所”“悲喜相同”“愛的回答”……通過幾個急救案例群像,組成一幅生動的人間圖景。

...

《中國救護》第一集就向觀衆展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全國每天有數十萬人撥通120尋求醫療救助。

尤其是那些人口超過千萬的中國特大城市,120更是晝夜不停,直觀說明了什麼叫人世無常。

...

每個城市根據情況不同,在急救方面也有各自的特點。

重慶的地形地貌特别,救護難度高。

因此重慶首創視頻急救系統“渝視救”。

可以通過點擊短信鍊接,實現調度中心對報警人的面對面指導。

...

杭州依托互聯網發展智慧程度高,首創城市救援智慧大腦。

在發生危急案例時,調度中心可通過内部網絡對部分紅綠燈信号進行控制,為救護車節省時間。

...

天津為我國目前120響應時間最快的城市之一,從接到報警,到120抵達現場,最長不超過9分鐘,為了達到這個時間,天津急救中心共設置108個站點,在全國名列前茅。

...

常言道,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中國救護》中就有不少這樣的案例,就像那些新聞中猝死的年輕人,原來真有人是睡一覺就沒了,哪怕至親就在同個屋檐下……

杭州的120急救中心接到一則電話,妻子早晨醒來發現老公沒氣了,等急救人員趕到現場發現人已經往生。

死者隻有36歲,平時身體健康,從未查出有什麼疾病,而且作息規律,不愛熬夜,平時下班陪陪孩子、打打遊戲就睡覺。

然而,不幸就這樣毫無征兆地降臨在了他頭上。

...

當急救人員趕到時,死者的妻子還在拼命為丈夫做着徒勞的心肺複蘇。

...

但急救人員診斷後,說出了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詞:

“屍僵、屍斑都出來了。”

...

紀錄片随後向觀衆科普了這個可怕的詞,“屍僵”:在徹底死亡10分鐘至7小時開始出現,肌肉逐漸變得強硬僵直,輕度收縮,使各關節出現固定的現象:如口不能開,頸不能彎,四肢不能屈等,哪怕隻在一處出現,即可确定死亡。

...

突然失去愛人,死者的妻子想不通為什麼昨天還健康的人,今天就沒了。

她給父母打去電話,聲音顫抖地重複着“快來把孩子帶走”。

而一旁懵懂的孩子,還在詢問“爸爸沒事吧?”

連見慣了生死的醫生也忍不住歎氣: “太年輕了啊。”

确實,36歲猝死。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

有時,院前急救工作就像開盲盒,總能遇上“奇葩”。

天津,一位中年男子的母親陷入昏迷,他在電話中語無倫次說不清地址,急救人員好不容易找到他家,發現原來這位天津大哥喝酒了。

八十歲的老母親昏迷在床上,他卻支支吾吾說不清原因。

...

急救醫生憑着豐富的經驗才詢問出,原來老人與兒子發生争吵,一氣之下吃了40多片艾司唑侖!

...
...

很多人不知道艾司唑侖是什麼藥,紀錄片立馬科普了。

艾司唑侖用于抗焦慮、失眠,如果過量服用會有生命危險。

...

急救醫生好心提醒老人的兒子帶點錢去醫院,語無倫次的他一秒酒醒,提高音量質問醫生:“你們救死扶傷還要錢?”

之後又打電話讓姐姐去醫院交醫療費才作罷,好像有點理解老太太為什麼被氣成這樣了。

...

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自殺比例在所有年齡段中占67.2%,這個數字提醒我們,關注家中長輩的心理健康與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

人與人的晚年際遇千差萬别,有酗酒天津大哥這樣的奇葩兒子,也有真心為老父着急的杭州女士。

杭州,一位年過90的老人上廁所時突然暈倒。

他的女兒急忙撥打了120。

急救人員趕到時,發現老人的臉色已經青紫。

...

醫生立刻展開急救,并且告訴家屬: “人已經沒了,現在我們實施心肺複蘇。”

言外之意,老人能不能回來,就看天意了。

人到中年的女兒瞬間情緒失控,她顫抖地哭喊道:“爸爸,你不會就這樣走了吧?爸爸,你一定要堅持,我馬上帶你到新房子去了,我專門買了一樓的房子給你。”

...
...

幾名急救人員接力按壓,累得大汗淋漓。

22分鐘後,奇迹出現了,老人的心率慢慢恢複!

...

趕緊将老人擡上救護車送醫,急救人員絲毫不敢懈怠。

救護車疾馳,他們一邊保持平衡,一邊繼續按壓。

...

然而,剛到醫院不過幾分鐘,老人的病情又迅速惡化。

最終,醫生還是無奈地宣布了死亡。

一段緊張的急救過程,老人由死到生,再到死……衆人的努力仍然抵不過命運。

...
...

世上有人拼盡全力想要活下去,可也有人自願放棄治療。

這是《中國救護》裡最悲傷的一個故事。

晚上9點,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附近,一位快遞小哥送餐時撞上了道路護欄,滿嘴鮮血,整個人都痛到抽搐。

...

急救人員急忙将他擡上救護車,小哥的手機導航還在播報訂單消息。

醫生說:“導航關掉算了。”

小哥低聲說了句:“還有一單沒送……”

...

到醫院後,醫生護士詢問小哥有沒有家人、朋友,他一個都說不出。

醫護人員翻遍了他的手機通訊錄,也找不到一個家人和朋友,全都是客戶的電話。

随後他自暴自棄地說: “我的命不值錢,我不治了。”

...

醫生安慰小哥,讓他一定要接受治療,如果實在困難可以開通綠色通道,先幫他墊付醫療費用。

急診綠色通道是醫院為急危重症患者和流浪無主病人提供的人道服務。對于危重症需要立即搶救的患者,通過綠色通道可以不用排隊,直接按救治流程進入搶救室或手術室。對于意識模糊、沒有家屬陪伴的人員或經濟困難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後由醫院先行墊付治療費用,保證最基本的救治。

...

大家勸了半天,小哥才答應接受救治。

但關于親友的問題,他卻始終沉默。

最後急救員好不容易在他的通訊錄裡,找到一個同事的電話。

...

通過那位同事,大家才知道小哥的身世。

16歲那年,領養他的父母抛棄了他,之後,他一直孤身一人。

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剛到杭州幾個月,白天做着一份體力活,晚上送外賣。

...

聽到小哥的身世,連急救員都忍不住落淚。

命運對一些人格外殘酷,外人難以想象他經曆過的艱辛。

這個世界不缺少苦難,但也同樣不缺少愛。

如果堅持不住了,記得大聲呼救,一定有人會走向你。

就像那位幫忙叫救護車的同行大哥。

...

還有那位目擊了車禍,留下等救護車到來,向醫生反映情況的藍衣女孩。

...

還有與他有着相似人生經曆,耐心開導他的急救員。

...

以及那位淩晨從40公裡外,騎電瓶車趕來醫院的同事。

這其中很多人與小哥素昧平生,但他們都在關心這個陌生人的安危。

活着也許沒那麼好,但也沒那麼糟糕。

...

常言道,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我們看到,即便沒有感同身受的痛苦,也會有人性相通的悲歡。

對于24小時待命的急救醫生來說,隻要一息尚存,就不放棄。

這群白衣天使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種英雄主義。

《中國救護》就是這樣一部難得的紀實佳作。

在不斷上演的悲喜交加裡,讓觀衆重新認識生命的可貴,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從人間的生死裡照見自己的聚散,從對他人的拯救中獲得自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