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現實與理想的碰撞,沒有對錯,有的是人性的掙紮,不單單是利益權利之争。是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戰争

1,再次确定了我是偏右的一類。可以預料财前會成長為一個開拓者。财前更具領導才能,如果找個心理咨詢師結局可能不一樣。财前全能自戀挺嚴重。

2,财前的患病可以從心理學上解釋,長期背負巨大心理壓力,一方面發現自己不是全能,怎麼能犯錯。加上患者去世沉重的負罪感。

3,關于師生情,财前父親一直沒交代,東教授有父親角色的意味,兩人的交鋒有弑父的味道。看着自己被晚生超越,還不被尊重,嚴重挑戰了做師傅(父親)的權威。

4,關于财前的夫人和情人兩段情感糾葛,這家夥挺幸運的,兩個女人都還挺懂他,夫人知道識大體,情人更像知音知道分寸拿捏。

5,慶子這個角色很有意思,還沒完全看明白,有時間二刷再研究。

6,裡見這個人設隻能做學者,隻求真理,甚至不應該有老婆和孩子和家庭。這類人一心活在理想中的人讓人又愛又恨。

7,人類文化普遍都認為弑父罪不可赦,又特别是東亞文化。所以财前隻能以死謝罪。

二刷過半

第一,不認同裡見的三觀,1對于家庭他虧欠太多了,沒花時間陪伴妻子和見證孩子的成長,完全喪偶式婚姻,喪父式育兒。2,對于建立臨終關懷部門完全扯淡嘛,這種在探索學術前沿醫院幹這種誰都能做的事,大才小用。3,對于對生命的看法,一味隻追求生命長度不談生命質量,放生命的尊嚴于何地。打死我也不要插滿管子躺在床上去世4,格局太小,隻适合做研究工作。包括掃地僧大河教授,好好做研究就好了,行政工作不是純粹的個人好惡,而且大河教授是有野心的,不然也不會說出:是時候改革醫學部了。

第二,對于财前的看法,這家夥是憋着壞。1,雖已經結婚但空有夫妻之名并無夫妻之實,結為夫妻也不過是這家夥像上爬的墊腳石。在往上爬的路上一切都可以是墊腳石,說不定某天還會出賣自己的靈魂,确實太可怕。2,他是有理想的,至少在這個年齡還是想成就一番事業,往後會不會變黑就不好說了。順帶提一嘴妻子是個悲劇人物,父親那邊是工具人,為了滿足父親的野心委屈自己,我是編劇的話,财前當上教授給了父親名望以後我立馬離婚,去過我自己的人生。這樣人物才夠層次和豐富。3,對于工作,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幾次危機處理也都沉着冷靜,所任課程也都是座無虛席,最重要的受到下屬喜歡的領導都不會太差。4,有個小細節,病人送來的糕點财前還去翻看有沒有放進錢,發現沒放後财前的反應有點意思,也不至于上升到醫德人品層面。5,财前每次成功做完有難度的手術都會激起他的性欲,會去找慶子,說明他由衷喜歡手術台,這帶給了他滿滿成就感,至于性事可能是讓人感覺人生更圓滿吧,再加上慶子是學醫的她能懂,真是夫複何求。6,财前人設複雜且矛盾,某種程度上來說,财前也是悲劇人物,原生家庭中母親是恬淡的,但父親自始至終都沒出現過,可能早年喪父吧(有場戲問道兩個新人為什麼學醫其中一個回答因為年幼因病喪母财前的表情很凝重),随後受嶽父資助上完大學,嶽父的不斷鼓動,很難不受影響,我覺得嶽父是全片唯一壞人,為了自己的名利毀了女兒人生也毀了财前的遠大抱負。

第三,很喜歡的慶子,“我知道一件事,我愛你,我永遠不會忘記你,但如果将來出現比你帥的人,當然就另當别論咯……”活的明白,時間總是向前,不給别人造成沒必要的心理負擔。現在感覺明确了,這家夥是作者自己,以更高的視角俯視着這幫男人困獸之鬥,對這幫太太團的描述也是極盡嘲諷之能事,這讓他獲得快感和優越感。

第四,以我這種很直的性格都能看出這場權利鬥争漏洞百出,很多不能讓人信服的臭棋,我都不會這麼去玩。我都知道對上奉承和表忠心更何況這幫老鳥。隻有父子之間才會這麼肆無忌憚。所以妥妥的是借醫院的外殼來一場家庭父子的鬥争。父親最開始隻是想教訓下孩子太急功近利,要更低調謙遜,沒想到兒子翅膀已硬跳起來我不幹了,還聯合外人來搞父親,父親馬上傳位與兒子,兒子居然背叛父親,父親不甘這麼被擊敗和遺忘。

第五,對于幾位老領導, 鹈飼教授是老政客了。東教授更學術一些,清高了一輩子,臨到頭了給卷進權力旋渦幹着不願意幹的事,對東教授來說也很傷心,看得出他是由衷喜歡和認可财前的,東教授想法很簡單,臨了我傳授你最後一招,想要走的更遠不要那麼多小心思。大河教授招我讨厭。

第五,被數次翻拍奉為經典的原因,因為這裡面的都都是身不由己,被社會裹挾着隻能向前,鬥争的背後是深深的無奈歎息。要改變規則首先要适應規則,熟悉規則。理想與現實的鬥争,高潮叠起的劇情,作者不斷挖坑人物設定極為豐富和貼近現實。特别是一些配角人物設定的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