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很久終于在内地上映了。其實在作為粉絲之前,更重要的是文藝片類型比較中自己口味,好的文藝片是不會因為節奏慢而讓觀衆覺得沉悶或者出戲的,所以觀影前反倒很擔心因為有偶像的參與,會讓自己變得更理性挑剔而無法沉浸其中。再加上之前已經刷到過不少香港那邊的評論,知道某些情節,因此更想盡量清空腦袋,希望能不帶預設地進場。
看完後,覺得能獲得金像獎的各項提名屬合理之内,特别是攝影取鏡的确出色,對承托整套電影的氛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總體來看整部電影的前中段都比較流暢,也看得投入。但是到後面加入的穿越元素反而使得叙事邏輯變得混亂,讓人忍不住去糾結人物穿越的各個時間點,變相令觀衆出戲,有點可惜,感覺不加說不定也通,或者說加了卻處理得不夠好,既是賣點也是敗筆……還有一些地方轉折略顯突兀,其實如果能把故事說清楚,鋪墊好,文藝片來講真的不介意再長一點。

演員方面,之前幾乎沒怎麼看過鄭伊健的戲,但是他一出場,就讓我覺得這個人就是陳卓賢的中年版,明明兩位長相差異蠻大的????但是人物特質把握得特别好;陳卓賢演出的篇幅不算很多,更功能性,表現四平八穩,交出的功課合格。私心對學生賢的抵抗力為零,雖然這哥今年也三十一了????,電影正正發揮出了我最喜歡他的那種氣質,幹淨清新。看到香港有評論說少年蘇升華和爸爸的那場戲張力不夠,看完之後我反倒贊同現在這種處理方式,因為之前其實有一筆交代了父母關系已經出現裂痕,而蘇升華作為一個内斂的人,也到了開始懂事的年紀,面對父親出軌和離婚雖然憤懑無奈,但也無能為力,是當真覺得不到自己管,受了傷也隻能自己舔罷了……和許恩怡一起的場景都很好看,青春洋溢但不會尴尬,個别情節有緻敬“情書”的影子。
題外話,電影情節裡設定了夏文萱40多就離世,結合年頭發生的種種遺憾,某些台詞竟意外地巧合。也對,死亡本就不隻是年老時才需要面對的課題,無論哪個年齡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過得去、過不去的困境和意外。因此,比起周遭加諸身上的各種期望和預設的人生軌迹,我更希望活成“我”,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