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之作,國影之光!作為一個續集,故事卻放在1部的前傳,還要更宏大的叙事,可見構思的巧妙。垂直起降j22就是立意的一個縮影。流浪地球最具玩味的地方就是帶着我們的家園一起流浪的中國特色鄉土情懷,這是一記鮮明的與好萊塢大環境的末日叙事的對抗。

相較來說,1裡的北京地下城的打麻将,吃烤串,遊戲廳,卡車上的中國結挂件更具中國風格,在2視角更加宏大的鏡頭下,仍有立過功的京子在領物資時多領的是一塑料兜水果。1的票房表現讓2再無擔憂資金的問題,但是仍然選擇京子從投資到客串到混成男主不僅僅是票房保證還是考慮到這個中國隊長别無二選。

難得一見,即使總時長已經來到近3個小時卻還是希望京子的感情戲能更飽滿些,劉啟的媽媽從京子的戰友到癌症病人的轉變明顯不是不會拍,而且為了宏大劇情的讓步。京子和沙溢的感情戲是十分恰當的,正好揭示了流浪地球更破局的not one的核心。在1裡京子無疑是主角團的引路人,久居太空站之上,與兒子相望不相見,最後自我犧牲點燃木星完成神化,而在前傳裡他也是個被師父帶,最後被老年航天團自我犧牲救下的明日之子。可想3如果要拍氦閃章節,如有劉啟出現可能也是為主角犧牲的角色。

華子的角色是很令我驚喜的一條線。早有各路大神分析過,即使他不在那個路口被撞,還有有下個路口,還有張恒宇,李恒宇。這也是為not one所服務,但是我想除了華子,沒有哪個恒宇能把對數字生命複雜的愛表現的如此淋漓盡緻。前半段真感覺劉建明限時返場。但是在下班時間偷偷訓練數字閨女的叠代别有意味的展示了一個偉大父親的形象。結尾在幾乎無法完成重組互聯網任務的危急情況也是數字備份幫助完成了任務。這何嘗不是一種閉環呢?倘若李豐田真的阻止成功了華子的數字生命訓練,又無後續劇情。同樣,李豐田在看到那僅有兩分鐘的自主意識圖丫丫,我相信他的内心同樣也是複雜的。但是在他塑造的這個精彩的始終冷靜克制,沒有感情高語速的馬老師角色上,他知道這對流浪地球無疑是最大的消極推動。數字生命于流浪地球之差,就在于那一行行代碼是否能代替一根根跳動的神經。有自我意識的圖丫丫隻有兩分鐘,即使圖恒宇給了她完整的一生,她是那個圖恒宇的女兒嗎?在我看來,備份的可複制性和鮮活的生命本身就是對立命題。而數字生命沒有觸及的命題,他們隻“備份”了自己的意識,并沒有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雲端。屏幕裡抱着圖丫丫的圖恒宇看着屏幕外溺死的自己,我想是他是不會感覺到自己是魂穿過來的。

李雪健老師的線是很好的從宏大命題到京子和華子個人線的過渡。在聯合政府的zz博弈決定了更多觀感好的故事線的走向。作為宣傳片的預熱角色,在宣傳片裡堅持念台詞而在正片裡用了ai修複是讓我産生了一次小質疑,但是結尾“點火”兩字铿锵有力也是官方對李雪健老師的尊重和對觀衆觀感的平衡的回答吧。

總而言之,這部片子讓我看到了從投資到導演到劇本到表演到特效全程給力。讓我聯想到姜文從部部片子被卡資金脖子到子彈的大獲全勝。反觀好萊塢的幾個老東西不管水平在哪總有一點後勁不足的感覺。所以無論是否zz宣傳也好,紅不紅也罷,流浪地球2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