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播出后我才真的感受到什么叫边拍边写剧本。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典型的晋江古偶剧本,因为女主的所有行为都能根据已经发生的情节找到她的动机(无论是否合理)。但是如果从萧焕角度去总结,却是非常碎片化的。

我甚至都能想想剧本给到国超时,只要他演“霸道”和“深情”,却完全不给为什么会这么的理由。

但还好萧焕表演者是任嘉伦,是以梳理逻辑、丰富人物、精细表情出名的任嘉伦。

举几个例子吧,一是“避子汤“,编剧的要求应该只是要起冲突,让女主再次陷入恨海情天之中,如果一般人演那就是强迫喝了然后最多再给男主独白的时间。但任嘉伦没有,他用一场隐忍却痛心的哭戏完成了角色在情感和理智的角逐,他为了爱她可以拿出自己的性命,但却不能放弃皇家的责任与尊严。

第二个,冷宫戏。其实这就是一场霸气护妻同时引出兄妹矛盾的戏,编剧想表达的还是萧焕在宫里面的霸气和对女主维护的反差。但编剧甚至连放一个兄妹小时候相处片段的机会都不给,所以如果换个人演,真的很莫名其妙的兄妹纠纷。但还好是任嘉伦,他对妹妹说“我从不欠你什么”“你根本没见过真正的黑暗”的时候,他的表情其实是恨意中带着心痛的。恨是妹妹伤到了女主,痛是这是他血脉相连的妹妹啊。

第三个,和太傅的对弈。实话实说,凤凰台上的权谋就当看个乐子,但下棋对弈那段,两个演员的明(对,不是暗)潮涌动简直精彩极了。但如果换一个气场不强的年轻演员来会是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压制不住。还好是任嘉伦,只用坐姿、神态、眼神、微动作就完全演出了帝王的争斗。

为什么说碎片化,因为编剧没有给任何镜头来解释为什么萧焕是现在的性格,哪怕讲讲小时候他是如何举步维艰地在太后和太傅的夹击之中艰难求存的呢?也许在编剧的眼里,萧焕只是古偶里面扁平化的男主象征,只是宫廷争斗的工具。

幸好幸好,萧焕的表演者是任嘉伦。仅仅几页纸稀薄的剧本,他完成的人物的自我闭环。所以他的萧焕,不只是完成了“霸道且深情的帝王”定位,更演出了一个在权力中小心求存、对弟弟妹妹抱着矛盾情感、对太医国师百般宠溺、在情感与理智间不停调整的完整的人。

这就是真正的好演员给角色赋魅,给剧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