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永的力量,每一集都有很多讓我遲遲不能出戲的片段。記錄幾個我自己哭到不能自拔的點:(1)白米飯。在國外賣的米飯一般是北方的米,以至于我現在回家吃到南方的米,已經不習慣那種粒粒分明、幹爽硬硬的口感,明明是吃了18年的米,吃一口馬上也能辨别,再也不習慣了。鄉愁其實通常都在于一些小事當中;還有奶奶回到釜山海鮮市場,那種魚回到水裡的心情,就像我回到家鄉小縣城的市場,菜販子或者農婦們操持着濃濃的鄉音大聲吆喝着,市場的水灘濺起的泥水,蒼蠅飛過。這些以前無法習慣的事情,也成為我想念的一部分了。(2)兩位奶奶說一開始是沒錢回不了,後來是沒時間回不了家。在三年疫情國内嚴格管控下,是有時間有錢也回不去。雖然不像她們那麼苦,但是我能理解她們心中的不能送家人離世等遺憾。這兩年最安慰我的一刻,竟是不太熟悉的一位澳大利亞友人,跟我說雖然在英國幾十年,還是很想家。疫情兩年回不去,就會刻意看澳大利亞的新聞聽鄉音。終于回到家,才意識到自己居然會比想象中還要開心,那些空氣濕度,那些口音,那些氣候,一切以前不以為然的小事竟然給他巨大的幸福感。他說這些經曆,讓他能更對背井離鄉的人empathised。那一刻,我們兩sync了。(3)naomi說她選擇這家在日本不算是好的公司,是因為作為女性,在一群失敗者當中容易上位,我居然有深深的同感。現在的工作就是選了一個跟之前工作(白人男性居多,内卷嚴重)完全不同的工作。不是說現在的工作都是失敗者,但的确比以前工作弱n個等級。可能是有PTSD吧,真的不想在一個白人男性majority,competitive的環境中再待下去了。(4)“你沒有經曆過窮苦你不懂”,奶奶對所羅門如是說。你沒有經曆過戰争你不懂。也許我們始終都沒能理解我們的祖輩,為什麼要那麼節儉,明明有錢,還是要買爛菜裂瓜,省那幾塊錢。也不能理解祖輩對日本鬼子的憎恨、對國家繁榮穩定的向往,明明那是上個世紀的事,還是對party感恩戴德,對guojia深刻認同。但很多事情他們沒來的及跟我們說,就已老去,曆史就此塵封,我又有多少故事能pass on to我的後代呢?但我慶幸的是,還記得一些他們提過的事,被祖輩親手帶大,我的底色也因此還是有淡淡的悲涼。
珍惜能與你感同身受的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