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影片之前,我是沒報什麼很大希望的。國外影片中的亞裔生活、家庭、女性,是我不太願意去看的一些描繪,受不同意識形态影響,總會産生誤解和矛盾。但是這部片子評價太好,忍不住找來看了,卻是很驚豔。很恰當地、不太偏頗地展現了海外華人的傳統與現實的結合,而且在“青春期”、“叛逆期”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中,還能找到一些足夠新穎的點來講述,亮點滿滿。

高考之後曾經被當作家族裡的優秀典型,在聚餐中講學習經驗。父母說:也不聽話啊,叛逆期上來那個勁你說啥都要對着幹。親戚很驚訝:“你還有叛逆期呢?”

好笑,神志正常的人怎麼會沒有叛逆期呢?家長口中所謂的“叛逆期”,就是一個百依百順的孩子,突然“不聽話”了,突然有了自己的主意,開始和家長的命令起沖突了。在我看來,這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人的意識,從一出生(甚至出生前)就在不斷地受外界各個因素的影響。家庭、父母、親人、鄰居、老師、同學、朋友,讀過的書、看過的新聞,電視上的廣告,街邊的叫罵,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信息來源。他不斷被周圍的環境重塑着、改造着。隻要這個孩子沒有被關在籠子裡和外界隔絕,隻要他的信息來源不隻是父母的灌輸,那麼他的思想就不會和父母保持完全一緻(這還是忽略了人的天性的前提下)。這些信息在他的腦中彙總,最終被接受成為他自己的思想。他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意識、有自己的意願,開始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

而此時,某些父母還不願意成長。他們還是想停留在孩子隻是一張白紙一樣的嬰兒時期,對他們完全信賴、依賴,百依百順。當發現孩子竟然敢對自己的規則提出質疑乃至反抗,大驚之下,失望而憤恨地說出:“你到叛逆期了,我管不了你了。”

在我看來,叛逆期并不等同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一段時期,總有結束的時候,然而叛逆,一旦開始就不會結束。之所以年紀漸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沖突漸趨緩和,并不是因為孩子又變成了那個百依百順的嬰兒,也不是雙方的意見逐漸達成一緻,而是總有一方學會了規避沖突。可能是孩子厭倦了徒勞的反抗,開始學會把想法深藏心底,不再向父母展露真實的自己,直到(通常是)高中畢業,遠離家鄉遠走高飛;或者是父母逐漸成長,認識到孩子終将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放開控制的手,不再将自己的意願強加于人。

因為疫情在家,一直想找一些适合跟父母一起看的電影,一起享受一個精彩的故事。這部電影的題材太适合給我控制欲極強的媽媽看,但是正因為如此,我知道不能跟她一起看。越是控制欲強的人越是倔強固執,沒有什麼事能輕易改變他們的想法。一部電影,還是個青春期的小姑娘險些釀成大禍的故事,我能想象到她的反應:“作吧,看看這不聽話是什麼下場。”

所以,還是沉默吧。現在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再去試圖改變她,同時避免被她改變我。相安無事或許也是一種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