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選擇離開是注定的。已經體會過人生百态了,整部電影都是他和人世的告别之詩。
我的理解是,詩人不是為了誇贊兩位女性角色而去搭讪的。他在計劃告别。在生命的倒數日,有兩位美好神聖的女士突然降臨,他不多想便上前稱頌了。
那個醉酒的夜晚,白日已經和兒子做好了最後的托付,夜晚飲酒,暢談,生命似乎已經沒有任何留念了。能在這樣完美的自殺時刻,再次見到兩位“天使”,送給她們自己的一首詩--這可能是寫于人世的最後一首了。人生末尾,同欣賞的人朗讀自己未曾面世的作品,人生已經不留遺憾了。“我死都可以,無論多少。”

是很幸福的結局啊,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