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些演后谈环节没来得及和主创交流的内容。

影片聚焦临终关怀主题,张导选择了大象作为核心意象,大象滑梯作为重要场景频现,隐喻人物内心选择。电影借女主阿诺之口提及,大象临终前会主动离开象群,独自寻一处地方,挖掘洞穴,静候死亡。阿诺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也选择了类似大象的方式,放弃与死神作无谓抗争,渴望在安宁之地度过生命最后时光,平静地与世界告别——这也正是电影《好好说再见》的核心内涵。

演后谈环节,我曾期待张导进一步阐释大象意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隐喻——或许有更丰富的解读空间,而不只是承担一种死亡观照的作用:

首先在内容上,大象作为典型群居动物,家族观念浓厚,群象会集体抚养幼象,表现出和人类极为相似的家族情感纽带,这是很好的素材。片中阿诺临终托孤、在生命最后时刻不断回忆因病离世的母亲,都可与象群故事产生互文。电影中,阿诺因何独自出国、因何与父亲有着若有若无的距离,留下了一段令人遐想的叙事空白。(这可能与阿诺母亲的死亡有关)如果后续想扩大故事的体量,对阿诺家庭关系和人生际遇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影片可借由死亡之窥探,进一步挖掘亲情主题对个体生命生与死的纠缠。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目前电影似乎只通过不断闪现大象滑梯这一物象来隐喻人物的内心选择。或许可通过增加阿诺与女儿的互动情节,如在睡前故事融入大象临终的内容,既能用“寓言”形式深化大象意象的隐喻意义,也能让阿诺与女儿的告别更具情感张力(感觉电影里她俩并没有好好告别),使主题阐发更深刻、更诗意、更有想象空间。

不得不提,阿娇此次表演堪称颠覆,曾以美貌出圈的她全然抛下形象包袱,完美诠释出形容枯槁、眼神绝望暗淡的“将死之人”之心境。她的表演非常接地气,真实,生活化——我认为这就是好的演技。阿诺直面死亡,平静而勇敢,这是一种“坚韧”。阿娇本人在娱乐圈历经大风大浪,如今有此出演,在我心里她俩同属“坚韧”女性。因此台下的我也曾想问,阿娇接演这部电影,除了希望宣传安宁疗养这种临终关怀外,她自己对生死如今又有着怎样的体悟?这个问题很私人也很大,不太好提问,但她在片中的沉浸式表演,确实让我对她目前的生命观产生了好奇。衷心希望娇有更好的发展。

影片舒缓平和的叙事风格,传递出主创团队对生命温柔以待的态度,有不同于商业片的喧闹与张扬,这是很好的创作心态。这类饱含人文关怀的作品,也值得更多鼓励与支持。

2025年6月28日路演晚场,CGV深圳卓悦中心7号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