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國著名歌手,約翰·貝迪斯(Yesterday once more主唱之一)的死去,“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步入了人們的視野。

有人說:“厭食症患者其實是在用死亡來證明自己的勇氣”。

是呀,活活餓死自己,還有什麼比這更需要勇氣呢?

但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借助電影《骨瘦如柴》來深入了解厭食症,以及厭食症背後的心理。

本文一共把電影分為了4個段落,第一個段落主要介紹什麼是厭食症,第二、第三個段落主要介紹厭食背後的心理,第四個段落則是描述了治愈厭食症的關鍵。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性閱讀。

厭食症真實的樣子

電影的主角叫做“Ellen”,艾倫。這是個很常見的女性英文名。

...

有趣的是,“Ellen”實際是“Hellen”(赫楞)的變形而來,而赫楞被認為是希臘人的祖先,是一位男性。

除此之外,“Ellen”在“盎格魯·撒克遜”的語言文化中,有“勇氣”的含義。

這一細節在後續對我們理解厭食症會有很大的作用,但現在,我們先回到電影本身。

在電影一開場,艾倫便在一間醫院中接受團體治療,在團體中,一位患者吐槽着社會對女性身材的不合理要求:

你總會看到一個可憐的“減肥前”的胖女孩,在述說着“我讨厭自己,人們不喜歡我”。

然後當她“減肥後”,又會說:“你看,我減肥成功了,我變得快樂,因為人們都開始喜歡我”。

這是現實的反映,“厭食症”常常被看作一種“社會因素”主導的心理疾病,正是由于人們對“瘦”的病态追求,以及對“胖”的不合理厭惡,導緻許多女性通過不斷地節食來減肥,最終轉變成了“厭食”。

當小編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解釋,心裡不免反問了一句:“真的嗎?那怎麼解釋男性也會的厭食症呢?”

“生理需求”作為人們最強的需求,一個人真的可以僅僅為了“追求極緻的美”,而承受住饑餓的折磨嗎?

艾倫的回應說出了問題的真相:“都怪社會,世界真不公平,我必須得死,怨天尤人沒有任何意義,就忍着吧”。

...

所以,在背後驅動着人們不吃東西的力量,似乎沒那麼簡單。那是什麼呢?不妨繼續往下看。

鏡頭一轉,艾倫出院了,她回到了繼母的家裡,而回到家後,艾倫做的第一件事是:“仰卧起坐”。

...

到了晚飯時間,面對着盤子裡的食物,艾倫就像一台“熱成像儀”般,随口就精準報出了各種食物能提供的熱量。

...

而旁邊的妹妹,親切地給艾倫頒發了“卡路裡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稱号。

此時,艾倫的繼母也終于出現在了影片中,繼母告訴艾倫,如果艾倫想要住在家裡,就必須保持正常的體重,否則,艾倫将被趕出家門,送回她親生母親的家——一個原始的偏遠鄉下。

對于習慣了城市生活,離不開手機、iPad的艾倫來說,她隻能無奈地答應了繼母的要求。

于是,她們開始了稱重。

而這,便是電影第一個沖擊到小編的地方——十分重視自己體重的艾倫,竟然害怕面對體重秤。

這似乎是在說,她在希望自己身體越發苗條的同時,也會害怕着面對自己的真實體重。

...

無論如何,艾倫還是站了上去。看着體重秤上,骨瘦如柴的艾倫,繼母除了感到心疼外,不免還有一點點“責怪”的意思。

她拿起手機拍下艾倫的樣子,問道:“你覺得你這個樣子很美嗎?”

艾倫的回答是:“不”。可面對繼母的追問時——“那麼你将作何打算”,艾倫隻用了沉默來回應。

到此,第一段情節結束,我們也可以大概歸納一下,什麼是厭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簡稱厭食症,是一種慢性進食障礙的臨床表現,常見于13-20歲的年輕女性,男女比為1:11。

主要特點為特殊的精神心理變态、以瘦為美的軀體形象障礙,自我造成的拒食、催吐或腹瀉,極度的營養不良和消瘦、閉經,嚴重的會造成死亡。

上面提及的“軀體形象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常常被認為厭食的主要原因,患者因為對自己的身材有“病态”的判斷,所以才會不斷地“減肥”。

正如在影片中,艾倫常常會用拇指和食指做一個測量手臂粗細的動作。

...

盡管艾倫已經如此瘦,但她還是認為自己的手臂不夠纖細。

為了變得“足夠瘦”,厭食症患者一般會使用兩種方式:

一、通過過度的節食、禁食,過度運動來控制體重或減輕體重,如艾倫使用的仰卧起坐;
二、先進行暴飲暴食,随後通過自我誘導嘔吐,服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等行為,實現減輕體重。

無論是不吃東西,還是過度運動,人為催吐、灌腸,這都會讓人體喪失大量的離子,從而影響人體的代謝、内分泌與睡眠。

此時,“厭食”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吃與不吃”的問題,它會引起許多嚴重的并發症,例如四肢水腫,骨密度下降,器官衰退,直至死亡。

生理上的病變,同時會在心理上帶來消極的影響,患者常常會伴随抑郁、焦慮、強迫等一系列精神問題。

正因這些嚴重的并發症,厭食症成為所有精神心理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個疾病(5%-15%)。

厭食真實的目的

回到電影上,影片的前10分鐘,借助艾倫,我們了解了厭食症真正的樣子。

同時,我們也知道了,其實她們的内心也很痛苦,她們知道自己骨瘦如柴的樣子并非美麗,她們也會為自己的情況感到害怕,但她們就是無法停下來。

...

如何理解這背後的心理呢?我們接着看電影的第二段:

艾倫接受了新的心理治療。

導演也借助了治療師這一角色,為大家解釋了“為什麼會停不下來”,咨詢師從“挨餓上瘾”的角度給出了一個解釋:

正如健身一般,當人們愛上了“舉鐵”,愛上了“蛋白粉”,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盡管健身很累,但他們就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舉起杠鈴,然後放下。

因為看着自己的肌肉變得更大、更結實,由此帶來的充實感,能讓人們忘掉疲勞、忘掉疼痛,以及生活中的種種“破事”。

...

“挨餓”,亦是如此。

“看着自己又消瘦了一分”便是厭食症患者每天要達成的“鍛煉指标”。饑餓帶來的身心上的“麻木感”,能讓她們不必面對心中的焦慮、痛苦等情緒。

小編認為,本質上,這是一種控制感的缺失。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扮演着被命運扼住咽喉的角色——我們控制不了股市的漲跌,控制不了交通燈的紅綠,控制不了電梯的升降,控制不了孩子的選擇……我們甚至連自己都可能控制不了。

身不由己,多麼可悲。

因此,一旦有一個機會能讓我們體驗那份“控制”的快感,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無論是“S”還是"M"。

這樣的機會其實很常見——飲食、睡眠、運動……正如那句話說的一樣:“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手裡”。我想沒有任何一句話更能比這句表達對“失控”的抓狂。

...

在電影中,艾倫同樣有其控制不了,以至于需要通過厭食症來折磨自己的事情:

①别人的生死——艾倫曾畫了一幅畫,而她的一位學生因為這幅畫而自殺。(此情節幾乎一筆帶過,不作具體分析)

②自己的家庭——艾倫出生在一個變态的家庭中。

父母幾乎是在艾倫剛出生的時候便離婚,原因是艾倫的母親其實是一個同性戀,她在生下艾倫後便決定“出櫃”,然後決然地抛下了艾倫。

而父親對艾倫更談不上有多少關愛。在娶了繼母後,父親便以“工作”為由,消失在了艾倫的生命裡。在影片中,艾倫的父親隻出現在了一幅合照裡。

有精神分析學家認為,厭食症的患者其實是在用一種“令人矚目”的行為來控制一段關系。

正如在影片中,艾倫的兩位母親實際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親母會指責繼母沒有好好照顧好艾倫,而繼母也會攻擊親母,居然為了“出櫃”而把艾倫抛棄。

但在面對着艾倫如此糟糕的情況下,她們都願意暫時冰釋前嫌。這兩個破碎的家庭,得到了短暫的重整。

③她的名字——在艾倫接受的一次咨詢中,艾倫表示對自己的名字不滿意。

于是咨詢師問道:“你何不自己重新改一個名字呢”?

艾倫不太确定地問:“我可以嗎?”

在咨詢師的肯定下,她改了一個新的名字——“Eli”(伊萊),在那一刻,艾倫露出了一個竊喜的表情。

...
厭食的勇氣來自哪裡

在電影的第二段,導演嘗試從“挨餓上瘾”的角度為我們解釋了厭食症背後的心理。

這确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解釋,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提到“不吃東西”,第一反應聯想到的,也許是“自我的懲罰”。

這很常見,就像我們平時,如果沒做好一件事情,可能也會罰自己一周不能喝奶茶。

...

當人們懲罰自己時,實際上是在對自己内在某一個讨厭的部分進行着攻擊。

那麼,對于厭食症患者來說,她們讨厭自己什麼呢?

艾倫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

前文提到,艾倫把自己的名字改成“Eli”後非常高興。

有趣的是,Eli是一個男性的英文名字。

如果大家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Ellen是一個女性名字,但卻是由男性名“Hellen”變形而來的話,那麼大家其實可以感受到,艾倫也許不僅僅是厭惡自己的名字,她還厭惡着自己的“女性身份”。

...

但這還不夠,這還是無法解釋,一個人為什麼可以把自己活活餓死。

正如我們常常都會說,“活着太累了,真想一死了之”,但這也僅僅是随口說說,因為“自殺”,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就連強迫症患者,都會有停下來的那一刻,而厭食症患者卻可以眼睜睜的看着自己一天不如一天,看着自己逐漸不成人形,走向死亡。

她們的勇氣是如此之大,卻沒有吞下一口飯的勇氣。

正如在影片中,男主角盧卡斯邀請艾倫吃飯,而艾倫隻是把食物嚼一遍,然後吐出來,就連艾倫原來最喜歡吃的糖點,都被艾倫拒于嘴外。

...

我想,這便是人們對厭食症最難理解的部分。

直到小編看到了影片的第三段。

在這一片段中,電影引用了安妮·塞克斯頓的詩歌,《勇氣》:

...

這首詩,告訴了我們,每個人并非一生下來就擁有了勇氣,勇氣是一點一點累積的。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所謂的勇氣,就是把别人對自己的傷害埋藏在心底,慢慢腐爛,形成煤炭,然後再咽下肚子裡去。

這不免讓小編想到,一個人在什麼時候最需要勇氣呢?我想恰恰就是我們最沒有勇氣的時候。

如果是小編,我的肚子已經塞滿了“煤炭”,又怎麼吃得下其他東西呢?此時進食,能得到的,隻有“腸穿肚破”的下場。與其這樣“壯烈”的死去,我甯願慢慢餓死自己。

對于艾倫來說,嬰兒被抛棄時,咽下了無助的煤炭;少年面對異性異樣目光時,咽下了羞恥的煤炭;長大後被誤會為殺人兇手時,咽下了委屈的煤炭。

這些都化成了艾倫堅硬的“盔甲”,給予了艾倫“殺死自己”的勇氣。為什麼要“殺死自己”?因為她的心底,一直有個聲音告訴她:“你不配活着”。

轉變的關鍵在于和解

電影用了近1個小時讓我們理解了厭食症患者的内心。

而在電影的最後一部分,艾倫再次對咨詢感到了失望,因為盡管她也開始能理解自己的内心,但她還是什麼都改變不了。

不知怎麼的,艾倫來到了她一直厭惡的“偏遠的鄉下”——艾倫回到了親生母親的家。

在房間裡,艾倫和母親進行了一番交談後,母親說道:

“你知道嗎?在你出生之前,我有種不祥的預感。在你是嬰兒的時候,我卻很少抱你,沒有和你進行感情交流,這些都成真了,我當時還不了解産後抑郁”。
……
“還有,我隻是想讓你知道。我接受了,如果死亡是你想要的,我現在接受了,我接受,但,我愛你”。

在這一刻,艾倫明白了,原來母親不是故意抛棄了自己,當時母親也病了,得了“産後抑郁”,而無論自己怎麼樣,母親都接受自己,都愛着自己。

在那一刻,她諒解了母親,并聽到心底的一個聲音:“你配活着”。

于是,便有了這一幕:

...

在艾倫和自己的母親和解後,她也選擇了和自己和解:

...

電影的最後20分鐘,為大家展示了“家庭”,始終是治療厭食症的關鍵。

至此,電影緩緩落幕。

關注我,每日更新有用的文章知識幹貨趣事,豆我可免費獲得心理健康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