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好坏跟能与观众产生多少共鸣息息相关。

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不是我外婆的故事吗?

我自己仿佛是电影里除姥姥之外的其他角色的结合体。

故事开始的时候,姥姥拿着赚来的一百块钱去买虾招待自己的阿真一家。姥姥最渴望的就是自己的儿女能够回来看她了,阿真一家说姥姥做的东西咸,姥姥给阿真一家塞各种东西的时候,感受到了导演拍这些细节的真实,从姥姥赚到一百块的时候往回走开始,到送走阿真一家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绝对是一部能引发我共鸣的电影了。

整个故事从所有人的角度讲了对姥姥的看法,阿真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坚持治疗对姥姥好,阿清觉得最后的时间应该让老人玩开心留下最后的美好回忆,阿涛选择了自己的事业而对姥姥冷漠不理会,姥姥的“弟弟”和婶婶多年从不关心外婆最后时刻却要主持大局,风光的办葬礼。 婶婶甚至在姥姥去世之前就开始谋划外婆的房子。

这些事就是我现实中的生活写照。

电影中姥姥去世前将自己的所有钱拿出来提前分给了每一个人,但这些人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姥姥爱他们一样爱姥姥。

我的外公去世的第二天,我的外婆也病倒了神志不清。见到了多年没见的某舅妈,她来了之后就开始谋划外公的遗产:“把老人家的遗产取出来某个舅舅保管,每个月定期给老人家200块钱生活费”……。我当时刚听到这句就骂了这位舅妈。就跟电影里姥姥多年没见的弟弟因为外婆病重过来之后阿真骂姥姥的“弟弟”一模一样。

阿涛直到姥姥去世也没有来看姥姥,姥姥在阿涛十八岁成年的时候却给阿涛买了摩托车。我想到了我的某位表弟也是如此。我的外公外婆小时候十分疼爱这位表弟,外公去世的时候他却表现的十分冷漠无情。

电影中太多太多的细节跟我自身经历的事一模一样了,从阿真和阿清对姥姥的治疗方式的意见冲突,从姥姥出去赚钱买吃的,到姥姥说的死后一切从简,提前分好遗产,再到阿真的老公对姥姥的应付式关心和所有人对姥姥的态度等等等等等等太多剧情全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我很震惊的是所有的事不管是人的心理活动还是做法都拍的如此真实,在电影院的时候全程几乎在流眼泪。

附上一些我的外婆的图片~

...
带外婆坐轮椅出去玩跟电影里的姥姥坐轮椅出去玩很像很像
...
一人干了两杯霸王茶姬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