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直指美國著名藥物成瘾危機,「奧施康定事件」。

奧施康定的創始方,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制藥巨頭「普渡制藥公司」。從1999年到2017年,美國有近21.8萬人死于處方阿片類藥物過量,平均每天導緻130人死亡。

最終該公司以賠付83億美元而破産。

...

奧施康定,又名鹽酸羟考酮緩釋片,也是阿片類藥物的一種,主要功效是治療活動性癌症患者的疼痛和其他慢性嚴重疼痛。

但由于該種阿片類藥物成分大多是嗎啡類或罂粟堿的提取物,故本身就有很強的副作用。

特别是會導緻物質濫用和成瘾的嚴重問題,所以不可以長期使用。

...

其所有者是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薩克勒家族。

又被稱為「止痛片家族」,身家140億美元。依靠生産21世紀最受歡迎也最具争議的處方類止痛片——奧施康定,完成了自己的發家緻富之路。

然而,這條道路卻是資本方做的又一次“沾了人血”的生意。

緻使上千萬無辜民衆上瘾,無數人失去工作。

身體殘疾,或是飽受痛苦死去,或是終日渾渾噩噩好似活死人。

...

這場陰謀始于普渡制藥公司的“美施康定”專利權即将到期,這款藥品占他們銷售額的25%。

一旦專利權不在,公司必定損失極大。

...

...

...

為此,公司的接班人理查德決定要研發一種新的阿片類藥物。

專門用于治療中度疼痛,并可長期使用。

...

...

...

也就是,奧施康定。

而且,他堅持表示奧施康定之所以可以長期使用,就是因為它的成瘾性低,僅有不到1%的人會對奧施康定上瘾!

...

那這豈不成了“神藥”?

...

...

...

...

...

起初,很多醫生并不相信,塞缪爾就是其中一位。

...

他原本是名牌高校畢業生,在城市中心擁有高薪體面的工作。

後來追随愛人來到鄉村,成為鄉鎮醫生。

他的病人大多是礦工,飽受着高強度工作後落下的病痛。可是除非必要,他堅決不為病人開阿片類藥物。

然而,醫藥銷售代表拿出了食藥監局頒發的标簽,上面證實了奧施康定片劑的上瘾性的确要比其他阿片藥物小很多。

...

...

并且打着為礦工身體着想的旗号,“好心”留下了一瓶試用裝。

那時的塞缪爾還是半信半疑,直到他的一位患者找到了他。

患者是一名14歲的女孩貝琪,瘦弱的她卻做着礦工的工作。她想證明這份工作并非隻有男孩可以做,也希望借此得到父親的關愛。

...

一次礦内工作,讓她不小心背部受傷。

疼痛難忍還堅持工作,終于再一次半夜疼醒才不得以找到塞缪爾醫生。

塞缪爾查看傷勢後建議她卧床休息一個月,可是她需要這份工作攢錢與心愛之人離開,根本無法請假這麼久。

塞缪爾抱着試一試的态度,給貝琪開了三天的奧施康定。

起初,奧施康定對貝琪非常起效。她甚至像完全恢複一般,可是漸漸地,她發現這款藥隻能維持12個小時,超過時間就又會疼痛難忍。

塞缪爾将這一狀況反映給醫藥代表,可對方卻表示這種情況很正常。病人們隻是出現了「突發性疼痛」,醫生隻需要将劑量加倍即可。

...

...

同時,普渡公司也向醫藥銷售代表們告知,高倍劑量的奧施康定價格也會比普通劑量高上1-3倍。

他們的工資同樣會水漲船高,以此激勵他們多向醫生們推銷。

...

然而,由于病人會産生耐藥性,為了緩解疼痛,他們很快就會需要再次加倍劑量。

從最初的10毫克,到20毫克,逐漸演變為80毫克…

...

...

劑量加倍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上瘾」。

貝琪慢慢意識到自己好像根本無法離開奧施康定,一旦停藥,就會精神恍惚。

渾身發冷,嘔吐不止,整個人都不受控制。

在這樣的狀況下,她完全沒辦法集中精神。結果導緻礦井爆炸,多人受傷,她也住進醫院。

...

與貝琪有着同樣狀況的人比比皆是,越來越多地區發現了類似狀況。

而普渡公司為了銷量,他們再度推出「個體化劑量」。

根據不同程度的痛楚,讓醫生為病人開各種大劑量的奧施康定。不是從最基礎的10毫克開始,而是可以直接開出20毫克或是更高劑量。

...

慢慢的,奧施康定從鄉村診所滲透到各大城市中心醫院。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奧施康定,它逐步替代了其他阿片類藥物,也越來越多人對此上瘾。

...

...

由此帶來的是盜竊、搶劫、賣Y和棄養等一系列嚴重罪行的猖獗。

監獄人滿為患,更令人心驚的是,這種藥物開始盛行于校園,無數未成年人以嗑奧施康定為樂。

...

基于這種狀況,檢方開始盯上了普渡制藥公司。

經過調查,他們發現該公司發售奧施康定藥物,可以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

首先,自奧施康定發售之時,三年内幾乎所有案件都與這款藥物有關。

暴力犯罪比比皆是,不少搶劫犯沖進藥店隻為奪取奧施康定;

...

...

其次,那段時間電視上總會播放一個有關奧施康定的藥物宣傳片。

畫面中,是一些使用過藥物且被治愈的患者。

...

...

他們各種誇贊藥物有效,可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提到奧施康定,而是以“止痛藥”、“藥物療法”或者“緩釋片”代替。

經過詢問後才得知,這原本是一部公益宣傳片。

隻不過後續被改成了奧施康定的宣傳廣告,而那些患者也在用藥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機體損害;

...

...

并且,曾經為奧施康定頒發特殊标簽的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之前也受到過某些不可言說的阻礙。

在奧施康定上市後,食藥監局辭職去了普渡公司;

...

...

最後,普渡公司的醫藥代表們一直以威脅恐吓的方式,逼迫藥房售賣奧施康定,引誘醫生給病人加大劑量…

...

...

...

這種種行徑都表明普渡公司有鬼,奧施康定有問題。

可是,若想扳倒這麼龐大的公司絕非易事。

他們财大氣粗,不僅常年做慈善,資助了國家疼痛治療基金會、美國慢性疼痛協會等諸多疼痛管理組織,以他們的口向衆人推銷奧施康定。

而且他們擅長甩鍋,把成瘾行為歸咎于病人本身。

哪怕有上訴的案件,他們也永遠是勝者…

...

《成瘾劑量》目前更新了3集,作為一部8集限定劇,劇情完成度還是很高的。

主要有兩條時間線,一條是檢方與普渡公司在法庭上的對抗;另一條是奧施康定的發售順序。

兩條線雖然穿插在一起,但剪輯完全沒有不适感,反而更能幫觀衆理清脈絡。

...

...

其實開頭就說了,「奧施康定事件」在2020年10月21日已經有了結局,當日美國司法部副部長傑弗裡·羅森聲稱,“在今天宣布的全球和解協議中,普渡制藥承認在2009年到2017年期間犯有三項重罪(包括欺騙美國和違反聯邦反回扣法)。

除了這三項重罪外,該公司還同意支付35.44億美元刑事罰款以及20億美元刑事罰沒款,在那之外還承擔28億美元民事罰款。”

最終,普渡制藥公司承認三重罪,認罰約合545億人民币的高額賠償金,并宣布破産。

...

普渡制藥成也阿片,敗也阿片。

資本害人最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寬慰人心,畢竟因他們遭受痛苦的民衆根本不計其數。

普通人看到這則新聞,或許隻是唏噓着随意劃過。

可這新聞背後發生的事,卻鮮有人細細了解,這也是推薦大家看《成瘾劑量》的原因。隻有了解背後的故事,才更能明白資本方吃人血饅頭的罪大惡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