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捧高踩李的真的太讓人不适了。你想寫《高适傳》為什麼要拿李白做陪襯?李白是谪仙人啊,他有其性格缺陷,政治方面也比較幼稚,但影片把這點放的過大,而李白的潇灑逍遙、樂觀自信灑脫、胸中的壯闊河山我都沒有感覺到,他是谪仙人,他性格中那種極緻的浪漫主義真的沒有一點體現。身處唐朝由盛轉衰的時刻,環境給人性格帶來的影響也刻畫得十分淺薄,李白的詩中也是有憂國憂民的,但影片中的李白真的太像個隻知道縱情聲色的人了。李白是恃才傲物,但影片中刻畫得像極了一個眼高手低、情緒不穩定、不識人間疾苦的酒混子。

而高适在影片中真的就是個完人,性格缺陷是一點都沒體現,曆史上他對李白見死不救,軍事才能平庸,影片中的那場決戰他也是打輸了的,哥舒翰也是戰敗投降了的,不僅洗白還瞎編,真的好一個春秋筆法。

看完電影,總覺得編劇在告訴我們,李白會寫幾句詩又怎麼樣,還不是一事無成,高适這樣的才是成功。影片最後的那句高适是詩人中官職最高的話更是把我的這種感覺推到了頂峰。可後世,也終究隻有李太白成為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符号之一,沒有任何詩人能壓倒他的光芒。

最後,人物建模真的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