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的大名,曾經多次打開電影,但在看到電影長達214分鐘時,一是時間不允許,二來怕虛浮自己難以集中注意力完整的體會這部電影,同時帶來的對電影的偏見,不由的放棄了觀看的想法,今日清晨終于按下心情,滿懷期待的觀摩了這部電影。
看完後不由的感慨良多,電影的精彩毋庸置疑,而我所沒有想到的是以這麼一種方式所呈現到觀衆的面前。在提及科波拉的時候,大家所更多提及的是他的《教父》系列電影,教父系列電影所展現的家族的動蕩和人物命運是電影的亮點,而流暢的叙事和完整的故事是這類電影的特點,也就是大家所更為熟知的好萊塢式的電影叙事模式。但《現代啟示錄》毫無疑問是脫離了美式叙事的框架體系的,從我觀感而言,它更像是一部充滿寓言故事性的歐洲電影。
電影以但丁《神曲》般的模式,由維拉德上尉這個冷峻的觀察者,帶領着觀衆從湄公河自下而上,從地獄,煉獄,再到所謂的"天堂"的旅程,讓觀衆在三個小時的旅程中,見到了整個戰争的衆生百态,從将軍,小兵再到越南人,每個人都在電影中扮演着重要的一環,頗具魔幻現實主義色彩。電影的開頭便通過疊化的手法,将維拉德上尉,越南從林,電風扇,直升機,佛陀雕像等一系列元素呈現在畫面之中,一來給人産生了一種戰争後的ptsd的既視感,又有一種如夢似醒的感覺,而随着美國軍官的到來,維拉德上尉的新的任務随之到來。此次任務維拉德是被派遣去刺殺脫離美軍組織的科茨上校。而電影的展開就随着維拉德上尉在沿着湄公河上行的同時的所見所聞所展開。
電影雖然沒有标識章節,但從節奏能看出電影是章節式的電影,從初到越南(地獄),對于戰争的殘酷展示無疑,遍地哀嚎,屍橫遍野,槍炮聲無處不在,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軍的态度和軍官的态度,軍官在戰争中的形象無疑是荒誕諷刺的,他視人命如草芥,同時他也熱愛沖浪,在戰争中時不時和士兵讨論沖浪的行為和屍橫遍野的場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這種行為也展示出了美軍在後方的遊刃有餘和花天酒地。觀看playboy女郎的表演與playboy女郎共度良宵,這些常人所不敢思考的夢,在這片土地上似乎唾手可得,而這也是大多數美軍士兵的心态。
随着旅程深入腹地,逐步走入戰争的前線,此時槍炮更加轟鳴,而美軍士兵也不在那麼遊刃有餘,伴随着同伴的死亡,無刻不在的越共威脅,有的美軍士兵也開始期盼回家,期盼戰争結束。而法國農場主與維拉德上尉的談話,更是揭示了戰争的原由由美軍自己挑起,且留下了這裡就像這個雞蛋"white leave, yellow stay."這種預示性的言論。而當拉着手風琴的拉斐爾(天使長)出現時,它所說的一切也預示着所謂的"freedom"不過是戰争的借口,而越戰的真相也不過是法國和美國再次為領土的歸屬所進行的布局。
當維拉德最終進入到腹地(天堂)時,這裡沒有上帝,沒有天使,隻有佛陀。維拉德也見到了最終的任務目标科茨上校,上校的思想頗具哲學深度,這裡也沒有很多的槍聲,越南人更多的像是野蠻人未曾開化的樣子,而科茨則仿佛佛陀一般,是越南人所供奉的神明,科茨沒有殺死維拉德,隻是囚禁了他,并不斷的他揭示美國報道和現實的差異。伴随着這些觀點,維拉德逐漸也和佛陀相統一,并在一個祭祀的夜晚宛如地獄中的惡鬼一般殺死了佛陀科茨,取而代之,成為了越南人所侍奉的新神明,而他的行為預示了美國在這片土地上對法國所幹的事情。
在一部電影中科波拉用極其多的元素符号揭示了戰争的原因,戰争的過程,戰争的結果,同時将戰争的殘酷,軍官的無能,士兵的痛苦,越南人的創傷,媒體的虛假,統治者的無情,政治的鬥争,甚至還有種族主義都被融入在一部電影之中,不由的讓人拍案叫絕。于此同時在撇除掉故事的寓言性,電影的構圖和光影也極為出彩,在法國莊園的一段中,女士身上的光預示着她們依舊相信上帝,依舊相信彼此,而男士身處陰暗中,也代表着背叛和陰謀。電影也在不同的橋段采用了信号彈來構建氛圍,加強了電影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維拉德上尉也頗具《出租車司機》中的特拉維斯般的孤獨感和遊曆感,大量的獨白構建了維拉德的獨特性和抽離感。電影在很多細節的表述上并非明确的展示,而這種的不明确同時也增加了電影更多的解讀性,比如:電影旅程的階段是否能夠看成美軍在對越南進攻的時序圖,剛入越南的輕松,再到中期的艱難,以及後期對法國的取而代之?或者整個電影都是上尉腦中的幻想?這些不确定性給了觀衆更多思考和感受的空間,也注定了這部電影的偉大。
電影的唯一缺點是對于更注重劇情的觀衆沒有那麼友好,冗長的時間可能導緻觀衆昏昏欲睡,同時在僅觀看劇情的人眼中,電影可能晦澀難懂,且邏輯較為分散。同時對于現實的這種赤裸裸的揭露,也讓人不禁懷疑,當媒體的謊言如白紙般被撕破,那現實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還能夠相信什麼?這種幻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是的人心神俱疲,且對世界抱有極大的空虛感。除此以外皆是亮點,希望各位觀衆能夠細細品味。
精妙至極,精彩絕倫,個人評分:9.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