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晃動的鏡頭真的非常有表現力。一個内心掙紮的日本士兵的視角我覺得很好。

看到電影開頭的交戰,我突然意識到:在一個具體的火拼鏡頭内,如果不靠着語言、制服和裝備來區分,我發現我難以辨别哪邊是日本人哪邊是中國人 —— 躲避,開槍,緊張的表情,死去的屍體。兩邊看起來都太像了。即使信念與名義不同,一方是侵略與攻擊,一方是自衛與犧牲,但對于在交戰前線的普通士兵而言,敵我雙方的行為本身并沒有區别,都一樣是機械性的殺害戮素未謀面的人,一樣是毫無意義的送死。戰争的可怕之處在于,你的行為不屬于你自己。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不斷向對面開槍,不斷殺人。僅僅因為你身處此情此景,就迫使你舉起槍殺人,為了不被别人殺掉。

後來我發現更可怕的是,戰争甚至讓你連情緒都不屬于你自己。日本士兵推倒孫中山銅像換上日本國旗之後的歡呼和跳躍的步伐, 在被戰争摧毀的滿目瘡痍的土地上跳舞 —— 這些行為讓我感到十分詭異。他們到底在慶祝什麼?這些士兵真的知道自己為什麼感到開心嗎?在一個另外的國家殺掉他們的人、占領他們的土地,同時自己背井離鄉、朝不保夕 -- 到底誰會開心?

再後來我看到了何為屠殺。向沒有反擊能力的戰俘和平民實行大規模集體虐殺。這是不能理解、不可原諒的瘋狂行為。如果一次強奸尚可以用獸性去解釋,那麼毫無理由的虐殺同類、反複強奸是隻有人類才做得出來的行為。它的出發點是人性,但又是對人性的徹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