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疊甲:我是畫江湖系列老粉了,不良人我從第一季就開始追,一直到現在,從未看盜版。
疊甲完畢,我要說說我對劇情的看法了。
首先,很多人說張子凡和李星雲對應的是李淳風和袁天罡,我認為這點并不準确。
首先:張子凡沒有任何交代顯示他接受了李淳風的傳承。
其次:張子凡目前所交代的,無非是推行綏靖政策的和平主義者。即為了止戰,和平,主權和國家尊嚴可以抛棄。李淳風的天道并不是一味地綏靖,退讓。第五季說的很清楚,李淳風的主張即: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出自莊子,天道)所以說本身張子凡的做法就是有違天道的,怎麼能說張子凡是對應李淳風呢。
再其次,其實前幾季交代的很清楚了,李星雲是李淳風的弟子,但是最終選擇了接納袁天罡的霸道。但是他行事的底層邏輯依然是很感性的,所以其實并不能對應袁天罡。
說白了,曆史上著名的綏靖政策推行者往往都沒什麼好名聲,簡單的例子:宋真宗(澶淵之盟),秦桧(這就不用解釋了),汪精衛(抗日時期的僞南京政府)
那麼由此其實也可以推斷出,張子凡和李星雲已經是分道揚镳,而且張子凡的主張一定是最終被推翻的那個。因為大部分文藝作品都不會選擇讓綏靖政策的人物最終獲得話語權。
那麼關于張子凡人物動機的問題就體現出來了:
作為主角團中的元老人物,首先分析張子凡加入主角團的人物動機。我認為張子凡的人物動機經曆了幾點轉變:好色→愛情+友情→兄弟情+殺父之仇
如果是以兄弟情為人物動機,那麼在李星雲被捕之後,張子凡應該是以一個尋找李星雲為目标的角色行動的。
如果是以殺父之仇為動機,也應該是在國家之間斡旋,試圖利用漠北讨伐李嗣源才對。
所以從第五季張子凡突然沒有戲份,到第六季出現之後轉為綏靖政策的奉行者,中間是沒有絲毫的鋪墊的,僵硬且不合理。因為之前幾季張子凡的行為都是兄弟情+殺父之仇驅動的,缺乏一個讓他從江湖俠客轉變為心系天下且奉行綏靖政策的說客型人物的大事件作為動機。
再看回李星雲這邊,李星雲為首的不良人,說白了與曾經的通文館,玄冥教屬于一類勢力,即擁有斬首能力的刺客集團。成為某一方勢力頭上高懸的達摩克裡斯之劍,通過這種威脅,再加上類似于縱橫家的合縱連橫之術,使各方勢力保持動态平衡,沖突保持克制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内,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這一點其實和張子凡的理念并不沖突啊,或者是是張子凡的主張的更優解,張子凡完全沒有現在李星雲對立面的理由。
再看回曆史上的岐國(不良人雖然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國與國大部分走向還是按照曆史來的),岐國最終歸順于後唐,曆史上本來是歸順于李存勖,不過既然劇裡李存勖死了,那應該最終的歸屬大概率是歸于李嗣源(當然,劇裡也有可能歸于後晉石敬瑭,不過畢竟還沒有講到石敬瑭作為一方勢力登場的時候)。
既然已知岐國在這場和漠北的沖突中并未滅國,那麼其實隻有一種可能:與李嗣源的交易落空。
此時此刻就愈發顯示出對張子凡這個形象刻畫的失敗。想要停止戰争,最優解就是破壞漠北和李嗣源的同盟。同盟一破,漠北大軍自然就停了。而張子凡選擇讓勸說岐國放棄抵抗,順應陰謀家所造的時事,簡直讓人血壓直接往天靈蓋上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