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近幾年輕喜劇太過流行,導緻任何題材都想做輕喜劇。我是沖着《長安的荔枝》這個标題去看的,我認為合适的喜劇尺度應該是類似于《慶餘年 第一季》那種,甚至更嚴肅一些,影片顯然也有意照顧到這個題材應有的曆史氛圍,但是兩手抓,反而有點又不好笑,又不好看。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中後段的時候,有不錯的鏡頭,比方說沒有出現的貴妃本人和沒有吃過的荔枝,有一種重重拿起輕輕放下的感覺。

然而幾個應該是情緒點的戲可能為了兼顧輕松的喜劇感拍得比較兒戲,和整體應該有的曆史厚重感沖突。

前段表現手法過于簡單,動不動就是虛化加上,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因為導演不是科班出生。(對不起,我不知道大鵬是不是科班出生)

另外可能是我理解能力不足,似乎中段部分荔枝姑娘提出了幾個問題,主角為什麼不用别的辦法糊弄官家?為什麼不把夫人女兒接去嶺南?為什麼就非要走這條高風險可能害死全家人的路?(這是主角很重要的全片行為動機 我覺得主角的回應是很重要的 然而給他回應的時間以及他的回應方式似乎太過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