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了,再看《甄嬛傳》想講的不是宮鬥,是想講人生這個東西。它也完全不是什麼爽劇,基調是悲哀和沉重的。

我特别喜歡甄嬛傳那種強烈的宿命感。曹琴默曾說某個太監“這種背棄舊主的奴才我可是萬萬不敢用的”,而她最終也是死于背棄舊主所以被認為心毒。眉姐姐失寵後跟甄嬛說君恩不過如此,也隻是我這個傷心人講傷心事,皇上對你那麼好你不會落得這番田地。然而後來她被曾視為夫君的人又如何對待?當聖上枕邊人的代價隻比眉姐姐當初更慘重。

第二個,我喜歡甄嬛傳是在收着演,收着講故事。有一幕,甄嬛為了扶持安陵容,把她打扮漂亮唱歌吸引皇上。倆人正準備告别各自回宮,蘇公公讓倆位小主留步。甄嬛馬上問有什麼事。因為倆人自進宮以來,安是經常性被忽略和省略的那個人,都是找甄嬛,所以她下意識也是以為皇上有事找她。但是這次蘇公公說皇上請安小主回去唱歌。甄嬛看着安陵容美麗姿容,呆了幾秒鐘。湖邊反射的光襯着她的臉忽明忽暗,她的神色中有片刻落寞的失神。她知道安要得寵了。但是失神很快被高興的笑容取代,因為安得寵,對她和眉姐姐也有助益。你知道這幾秒她二人什麼都沒說,但各自心境都已百轉千回。

第三個有趣的是主仆關系。有趨炎附勢的,也有忠心耿耿的。其實大多都是互相依靠,互相利用。仆人也是人,沒有人生下來就在滿分奴隸。有的人擅長挑撥,有的人很會猜主子心思。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幾乎每個丫鬟都會不厭其煩地跟她們的主子一遍一遍地重複:皇上心裡是有你的。受寵的自不必說說你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不受寵的就說你有孩子可以依靠,沒孩子沒寵愛的就說你母家有身份有威望皇上敬重您,不和那些賤妾一般計較。這些重複性的話術觀衆都聽得耳朵長繭子了何況這些嫔妃,但是每次都有奇效,盡管屏幕内外都曉得這些話不過是紙糊的窗戶一捅就破。不然要怎麼活下去呢。這些女人有的美貌出衆如甄嬛,有的極具才情如安陵容,有的家世顯赫如華妃,還有的絕頂聰明如曹琴默。但是她們無一例外都被困在這深宮中互相殘殺,對一個陰鸷多疑、薄情寡義的老男人百般讨好隻求自身活下去,同時還有家族榮耀和兒女前程這麼沉重的負擔背在一人肩頭。

每個人都是可憐的。

所以她們姣好面容上一挂淚珠,觀衆也忍不住憐愛。因為屏幕内外,沒有人活着是容易的。所以皇上是一切悲劇的源頭嗎?他當然也不是。别人讨好他都有目的。貴為天子,有幾個人又是真心愛他。所謂的皇後華妃甄嬛的真心,也非純粹。與其說愛四郎,不如說愛天子,誰能拒絕權力春藥?所以死了的人成為了一輩子的執念,作為純粹、美好、愛的符号,對他來說純元像是逃避現實的一個夢境。

正因為死了,這個夢境可以如此缱绻又漫長,不受打擾。

然而皇後說,你以為姐姐愛你很多嗎?對這個問題,他拉着一整個後宮的人糾結了大半生,然而所謂的無時無刻不在懷念,所謂的一生所愛,所謂的莞莞類卿,在皇後的質問下,仿佛變成了感動自己的一場戲大戲。

所以甄嬛傳的底色一定是悲涼的。如你如我。寫的不是後宮事,寫的是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