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感觉可以和《东岸线》对一下标,好像也可以和《物质主义者》对一下标,都是在说“婚姻”的事儿。
不过,稍微比《东岸线》有点趣味,又少了《物质主义者》的说教,就当是为了“补助”拍的命题作文吧。
故事开始,画家攒了个小班,在向一对大爷大妈兜售“艺术”,一眼看过去,就是个骗子的架势。
在这个课上,画家说,想要成为伟大的艺术家,需要两样东西,其中一个是贫穷,现在画家已经有了。
但是,缺少另一样东西。
这不是骗子,说啥也不信啊。

但是,这次画家是妥妥的主角,虽然看起来相当不起眼。
这天,画家的朋友导演来找他,虽然老友重逢需要安排吃饭散心,但是画家还是忙里抽闲指导了一下迷妹的绘画。
这边,画家和迷妹正儿八经绘画,那边的导演,在笔记本上画的,可有点……意识流了。
事后,导演也说了,你小子可以啊,以为你离婚早就成了垃圾股,没想到刚见面,就见识到身边围绕着不少妹子呢。

画家说你别扯淡,咱也是离过婚的人了,那方面的事儿,早就风轻云淡。
还是说正事儿吧。
别说,导演这次来,也不是单纯见好友,根本目的是拿补助。
话说,画家这边,对艺术还是持开放态度的,只要愿意,就可以拿到补助。
听到这里,画家多少有点郁闷,拍电影是艺术,画画难道就不是艺术?
这个问题,迷妹正好有答案。
原来,迷妹正好是负责“补助”这块儿的,画家也不要“没良心”,补助也是发了的。
只是,等了五年,发了几百块,这“补助”,也就起到“宣传作用”了吧。

画家请导演吃饭,总是去一家。
这里头,完全有猫腻啊,别说,导演在这方面,绝对的第六感。
但是,即便导演再怎么神通广大,他也没想到,画家的迷妹,竟然是老板娘的前小姑子。
而且,这老板娘也不是盖的,人家妥妥的一建上岸,竟然不想着挂证,跑到小镇认真煮饭来了。
是,现在搞建筑确实风险高,但……食品安全的风险也不低啊。

老板娘的“市场”应该还不错。
反正,故事里头有位记者时不时的就借着机会到这里吃饭,套路玩得和画家是一样一样的。
而记者身边的小跟班,是个冲浪选手,对小姑子的狼子野心,基本写在脸上。

竞争对手还是蛮多的。
关键问题,画家知道了老板娘竟然偷偷和前夫去别的饭店吃了个饭。
这下,画家立马坐不住了。
买了老板娘喜欢吃的蛋糕,死乞白赖想要找个说法。
这……作为一个离婚的,贫穷的画家,大概是最大的勇气了。
搁在《物质主义者》里头,画家完全“没数据”。

说到这里,总得说说画家为什么离婚吧。
别说,这画家的离婚,竟然和导演的短片还有莫大的关系。
当时的画家,肠子都悔青了,说不拍短视频不拍短视频,拗不过情面拍了,结果,家散了。

当然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画家友情出演其实也没什么。
关键问题是,在“杀青仪式”上,导演做了个梦,在梦里头,画家的妻子出轨了。
四个人正在吃饭呢,妻子和情人相视一笑,啊,原来你们知道了啊。
因为导演的一个梦,画家离了婚。
这离了大谱的理由,估计也只有半岛能想出来。

这边画家还在自怨自艾,那边老板娘的前夫已经杀了过来。
人家,可是个医生,常人眼中的“独角兽”。
不过,医生想见老板娘,得先过自家妹子这一关。
也是奇了怪了,这小姑子和前嫂子好得不行,在离婚这个问题上,小姑子绝对和前嫂子一条心。
这里,谁也想不到,是一个“伏笔”吧。

画家明显感觉到威胁,但……无计可施。
但是导演不一样,人家“艺术”气息还是比较严重,关于“爱情”,他喜欢墨镜王。
前夫和前妻想着复合,门儿都没有,没理由也要找理由横插一杠子。
画家,内心大概无比同意。

但是,从当晚的“较量”来看,画家的赢面,几乎为零。
导演也是伤透了脑筋,决定今晚再做个梦。
画家一听,你可别瞎做梦了,我前一段婚姻的下场摆在这里呢,你多少有点觉悟吧。

好吧,不做梦。
问神婆总行了吧。
这老外处理问题的方法,还真的挺“神奇”。
不过,老外的神婆倒是相当“国际化”的,想问什么,又不给钱,那就别怪我胡说。

搞了半天,也没什么“成熟”的计划。
导演于是决定,就在当晚,把人拉齐了,画家当场表白。
为了表白,画家甚至还买了一身新西装。
当晚,气氛相当“凝重”,甚至连记者和冲浪选手都前来助阵。
眼看着医生和老板娘完全“破镜重圆”的架势,导演决定放大招了。
大招,是这样的。
待会儿,导演拉电闸,然后画家送花表白。
画家说不行啊,我夜盲症,你拉电闸我看不清。
就这两步,你看不清?
好么,画家是真看不清,等到导演送电,果不其然,画家的花给错了。
老板娘在旁边若有所失不是重点,重点是,小姑子意外惊喜,没一秒钟的犹豫就收了花。
我去,你这不是在和观众搞《饮食男女》那一套吧。

在场的,当然是医生最气愤。
以为你在追我前妻,结果你看上了我妹?
这一顿,大打出手。
导演紧急拉电闸。
等到再次送电,画家已经逃离现场,其他人打成了一锅粥。

眼看这场闹剧无法收场,画家甚至都已经做好了离家出走的准备。
然而,有导演在,故事无论如何,都得有个结局的对不啦。
首先是小姑子,这小姑子,确实对画家有相当的好感,画家不知道,老板娘可是知道的,为了小姑子,老板娘愣是对画家的感觉“假装不知道”。
如何断了小姑子的念想呢,还是导演有办法。

搞定了小姑子,医生更好搞。
忽然之间,医生追前妻,都是假象,人家不仅有了心上人,而且准备结婚去外地发展,给老板娘和画家留足了空间。
好吧,抛开了一切干扰,老板娘也变得勇敢起来。
说夜盲症送错花,老板娘可以忍。
但是,如果不解风情,老板娘可不能接受。
人家都把饭送到嘴边了,你还想咋样。

故事轻轻松松,至少在故事里头,不用计算老板娘和画家到底般配不般配,数据到底match不match,已经好过了“物质主义”。
或许,故事里头的一句“诗”可以说明一切,在这里,只有大海会谈恋爱(但也会失恋)。
最后,这艾草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看着画家一脸期待的表情,感觉还真想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