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热烈,如此温暖,也如此心痛,只是因为喜欢莉香。
莉香,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性格的人,一个不存在的幻想。
有时候会觉得是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导致了莉香的性格变化,“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的心理暗示,视公司为家属池的工作态度,但天生使然的成长环境以及特定年代的朝气熏陶,也许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个科幻的角色,抱着“昨天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天赐的礼物”的心态生活,永远有力量,永远有生机。
观众永远爱莉香,其它角色忘光光。
弄不清感情的里美又是多少人静不下心、兜兜转转的三上又是多少人,心有芥蒂、成长之前的丸子又是多少人?唯有莉香是独特少有的人。而莉香爱的始终只有自己,给自己找好各种借口。
恋爱的意义在于参与,记忆长存,一盏明灯。虽然让每天都像新的一天,拥抱希望也会是绝望的一天,但所经历的这一切,是为了体验新生活,开启新篇章。
爱就是要赤裸裸。
“我每次都在想这是我的最后一次恋爱了”、“喜欢上丸子的自己,我有点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这是我找到的爱情,谁都无法毁了它,即使是丸子也不能”。没有人配得上莉香的喜欢,可“两颗心就是两颗心,不管再怎么靠近,也依然有间隔”,单方面、一厢情愿的爱只剩热烈。
“再见,丸子”。
东京不相信爱情,眼泪不相信赤名莉香。结局已定,那道别应当掌握在自己手上,从自己开始,到自己结束。既然要热烈地爱,那也要选择决绝地离开,莉香是完整的,具体的,也是别扭的,因此做出怎样的决定都是合理的。
在街角偶然重逢——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
在东京街角偶遇赤名莉香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总要有错过些什么的遗憾
现代案件在早先时候的表达,古典推理在当代的戏剧化样貌,交相融合的状态是越来越明显、合适。在上一部里,侦探视角的画面还带点灰蒙蒙,回忆里的样子,而这一部里,已经和Susan视角同色调了,大概是因为两人的频道也越来越相近了吧。案件方面, ...
该死的马戏团,混乱的人世间
Tomorrow is another day.医生去世五周年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工作停不下来,五花八门病例,不带喘息呼气,拐角又是病情,病情紧接案情,附带心理关照,简直一场炼狱,但ER却聚集着温暖的人们,因此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
细究真相需动脑子
剧本一气呵成,张力十足,抨击,压制,牵引,表达,极其密集(或是不密集却激烈过火、锋芒相对)的对话将观众迅速拉近新闻演播,见证事件的步步发酵。职场霸凌,内化自我,重塑洗脑(不加理会is me,无用功),想知道要说出铿锵有力且充满拒绝性 ...
这间房间没有对错,这间温室没有劣种
最爱的炫技镜头无疑是一镜到底(角色对话、案件推进、场景切换串联镜头),因为它将人物、时间、事件凝聚在了一个框架里,无论是细节、情绪、反应都将被放大而得以提炼。请多来些技术服务于故事的片子吧。如果有罪,怎么可能会冷静,但如果是少年;如 ...
不要用书签来逃避,将这痛楚领悟彻底
读书不是为了逃避,而是给自己尚未明了的情感命名。画面相同、内容却大相庭径的童话世界里,无法正视自我到反复尝试认证自我再到最终认清自己,由此迈向一个个耀眼瞬间组成的未来。“我的魅力在于虚妄、纤细又脆弱的体现着‘少女’这一概念的容貌,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