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輯于一體的影片,讨論了一個最主流的又不敢被提及的社會問題:同志的騙婚、社會大環境對同志群體的包容、同志是否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背負一個良好的社會關系犧牲自己。
影片的主要沖突是劉三蓮與高裕傑的關于保險金的遺産争奪問題。被宋正遠欺騙多年的三蓮結婚生子,卻被丈夫冷暴力之後狠心抛棄。而自己最愛的丈夫卻偏偏是一個喜歡男生的同性戀,這對一個中年女人來說,不可謂不慘。
而高裕傑深愛着宋正遠。他和宋正遠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情侶。宋正遠教他彈吉他,給他做飯吃,教他編排劇場。是一個風趣幽默懂得還多的優秀的大學老師,理應發展成一個優質男友的宋正遠卻提出了要順應他人的期待成為一個"正常的人",去結婚生子。
這兩個人被宋正遠攪亂得一塌糊塗,把自己深愛着的和親愛着的人弄成互相敵對的關系。他們最後是以和解的方式告終的。高裕傑遇到宋正遠的時候正處于瀕死的狀态。他的最後要求是:和高裕傑渡過最後的日子。高裕傑不計前嫌接納了他,并為了他的病借了地下錢莊的錢。
當劉三蓮認識到這件事後,她知道了高裕傑深深的愛着宋正遠,和自己一樣。隻是因為是同性戀而飽受自己的質疑與撕罵。自己也在最後看心理醫生的時候問出了:"哪怕是一點點,真的連一點點愛都沒有了嗎"。看得出來這兩個人深深的愛着宋正遠,願意為他幹任何事。劉三蓮正是明白了這樣的高裕傑,明白了這樣癡情與有胸襟的高裕傑,才能體諒他的處境,理解他的身份,與他感同身受。
當劉三蓮告訴高裕傑媽媽他是同性戀,還是個騙走他丈夫的同性戀時、和她知道高裕傑被地下錢莊催債的人(因宋正遠的治療費還不起)打斷腿。目睹最後的演出《巴厘島》,在自己最愛的丈夫的百日祭,被打斷腿的高裕傑頂着殘軀仍然堅持着他的情感表達。顯然這兩個時間的劉三蓮是呈現着不同的狀态的。
影片讨論了一個同志先愛上一個人,然後被追求成為情侶後,又想顧全他人的眼光,抛棄男友去騙婚。最終瀕臨身死,抛妻棄子也要做回自己的故事。
同妻是現在中國普遍的社會問題,而中國同志成千上萬。選擇隐藏自己的性取向,讨好社會關系中的社會身份而選擇騙婚的也數不勝數。可這樣傷害了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而得不償失(這還是有良心的情況下);這種問題往往是沉重的,是這個時代的灰色區域下的社會問題。
影片用一種诙諧的剪輯方式和柔美的色調打光,來減輕沉重感,增強戲劇張力,借此來突出影片的可觀賞性和藝術感。
再回到上列問題——真的是宋正遠抛棄男友,騙婚後再抛妻棄子嘛?如果隻是這樣,那麼一定是很片面的理解。在這個社會上這些問題居然能成為主流的問題,就隐喻着:
1.社會的大環境是否縱容這件事的發生?
2.如果選擇同志應該活的活法的結果是什麼?
3.社會身份是否是每個人所必須追求的?
等問題的出現。而要研究這些問題就應該對這個社會的現狀做基本的了解。中國對同志的開放程度太低,很多年齡大的人一輩子都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存在。而年輕人抱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來排斥同志群體。要解決這個尴尬的局面就必須讓大家都了解,都接受同志群體的客觀存在,正式他們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才行。
而影片的最後,老一輩看似執拗的阿傑媽媽被告知自己的兒子是一個搶别人老公的同性戀後,捧着一束花,獻上身為一個母親最大的祝福。因為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是這樣的人,也知道了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這件事。她擁抱着自己的兒子,仿佛在說:"這麼多年了,才知道你是同志,隐藏這麼久了,真是辛苦你了。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老媽都打從心底支持你,愛着你"。這處劇情飽含着作者對這件事情的态度:"每一個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不管是同性戀、異性戀,而尊重别人才是身而為人最基本的東西,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連阿傑媽媽這樣的老人,和劉三蓮這樣的仇人都能在了解阿傑之後作出這樣的和解,更何況你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