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才,書籍閱讀較少,隻能從一些其他電影以及自己的所看所感所想,發表一些對于電影的拙見。

《鋼琴師》于斯皮爾曼的彈奏被炮彈聲所打斷而開始,以富麗堂皇的劇院中婉轉動聽、優雅的曲子完整的落幕。一切歸于平靜于美好,美麗溫和的陽光終于照耀在人們的笑容上,但在笑容之下,内心的深處裡,人人始終牢記着那段殘酷、悲壯的曆史。回看當下,我們更應該牢記這段曆史,捍衛先祖先輩們用鮮血守來的國土。

戰争不僅僅是對事物的破壞,生命的消逝,更是人性的湮滅,人類毀滅的手段。

故事發展的平靜但卻處處能夠打動你的心弦,波動你的内心,讓你親身為斯皮爾曼的遭遇所感到同情,當他遭遇各種驚險危機時,能夠從心底感到同樣的緊張與不安,以及彈奏鋼琴時所釋放的情緒與被解救時來之不易的美好,這就是電影所帶來的事物,結合畫面與音樂,帶給人們異樣的感受。

因為戰争,主角一行人颠沛流離,從原本溫馨快樂的家,搬到喪失人權所謂的"猶太人隔離區",再到工廠式的幾十人住的房子,再到人性的湮滅地——集中營。好在時間尚有人情在,也許是别人突然良心發現或者人性尚存,在那微弱的曙光之下,緩緩照耀進了主角的心裡,在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的生死逃亡之後,斯皮爾曼成功的存活了下來,對比其他在這次戰争中遭受磨難的人來講,是十分幸運的,稱之為奇迹也不為過。斯皮爾曼的經曆又仿佛一場夢境,不知何時就開始,不知何時結束,亦不知何處是歸途,但再微弱的光,也能照進猶如深淵的黑暗,就像影片中橋上對話一段“要看着光的一面!look on the bright side!”

在我看來,斯皮爾曼的幸存不僅僅在于許多他人的幫助,其本身對于生存下去的渴望也是重要的一環,他并沒有在東躲西藏的日子裡喪失對生活的希望,喪失他對鋼琴的熱愛。縱使世間充斥着哭聲和戰火聲,當我的雙手緩緩擡起,緩緩放下之時,優美的琴聲仿佛從四處漸漸而來,将惡魔的低語所驅趕,将天使的祝福留下。

因為戰争,生命仿佛如草芥一般,在死神的鐮刀之下,無情的被剝奪,在一些有極端歧視的人眼中,人的生命還不如過街的老鼠一般,讓人不免後背發涼,震驚不止。

回顧電影,令人深刻的是琴聲的出現可謂十分的講究,多次出現,但并不是次次都是演奏完整,一次又一次的琴聲響起,但卻被周圍突然出現的各種聲音所打斷,這不正是于平靜的水面突然的波瀾,于壓抑的氣氛突然的爆發,于無聲的環境中情緒的迸發嗎?帶動着觀影者的心弦,随着劇情的發展,一波漸起一波漸平。特别的琴聲出現給電影增添了額外的情緒與基調,其中演湊完整的兩個片段為軍官與斯皮爾曼的經典場景,以及結尾的落寞場景,形成強烈對比,仿佛在那時,音樂将軍官與主角聯系了起來,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所消除,留下美好與快樂。

總的來說,《鋼琴家》較《辛德勒的名單》有所不同的是,辛德勒體現在最後的情緒釋放與人格的升華,而鋼琴家就顯得全程十分平靜,人的屍體與慘狀不像辛德勒那般給人的視覺沖擊之大,但是當我們看完之後,不禁細想,仿佛能夠望穿曆史,親身感受一般,對心靈的沖擊也是一樣的巨大,對于我們本身所觀而言,也能洗滌心靈,沉思冥想,由衷的感歎這世間和平來之不易,願世界沒有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