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與神同行》這個名字,覺得有點玄,感覺下一句就會要“接受審判”。果不其然,韓國高票房電影《與神同行:罪與罰》講述的就是車太賢扮演的消防員在火災救援中英勇犧牲後,被三位使者帶到陰間接受七重審判的故事。

這部影片中,主線是三位使者護送金自鴻到七重地獄中經曆審判,在每一場審判中會回顧金自鴻的一段人生,三位使者需要幫助金自鴻進行辯護,以幫助他通過審判,審判的過程和金自鴻的人生回顧構成了整個故事的主線。中間還穿插着弟弟遭遇冤屈經過這條副線,以及使者們的過去這條暗線,并為下一部影片《與神同行2:因與緣》埋下了伏筆。

宏大的場面,震撼的場景,意想不到的視角,河正宇、朱智勳扮演的兩位使者的一路帥氣表現,不斷颠覆預想的故事走向,不斷牽引着我的思緒、思考以及注意力,跟随三位負責辯護和保護使者和消防員金自鴻在陰間闖過重重關卡,接受靈魂的拷問和審判。

當金自鴻得知自己已經“壯烈”,并要被使者帶往地獄接受審判時的反應和《心靈奇旅》中的喬發現自己正以靈魂的姿态走向“生之彼岸”時的反應一模一樣——“不不不,我還不能死,我還有事情沒做。”

喬要參加夢寐以求的表演,而金自鴻想至少讓他見下母親最後一面。

當意外來臨之前,我們常常覺得生命還很長,時間還很多,今天不做這件事沒有關系,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後天去做。可是,當意外莫名到來,影片裡的主人公們都猛然發現,還有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做,有心願未了,有遺憾沒有彌補,有感謝的話沒有表達,有請求原諒的話沒有說出口……不不不,還不能死,還有事情沒有做。

...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帶着這樣的不甘心,金自鴻以難得一遇的“貴人”身份,将在49天之内去經受說謊、懶惰、不義、暴力、背叛、殺人和天倫這七道關卡的考驗,如果這七重審判全都被判定無罪,他将轉世。而幫助他的三位使者也會向自己的轉世之路更進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金自鴻自己要接受靈魂拷問,連他的弟弟也因為“冤死”事件而讓兄弟兩人的命運緊緊相連。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金氏兄弟面臨着巨大的考驗,連幫助他們轉世的三位使者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當一些突發事件來臨,需要他們去作出一些兩難的抉擇時,他們選擇的是善良和正義,哪怕這樣的決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機。

随着人生閱曆增加,會越來越體會到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而是總有很多灰色的部分、灰色的地帶,這裡的灰色不是指那些遊走在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踩線,或者模糊的部分,而是需要我們更多用智慧和勇氣,而不是定勢、慣性、固化的思維和視角去判斷人和事。

比如,主人公說過謊,騙母親說他生活得很好,對犧牲的戰友的女兒說過謊,代替已經去世的戰友與小女孩寫信。他“偷過懶”,因為兼職多而常常缺覺,不得不在稍有空閑的時候就打個盹。而如果這些都算罪過的話,那麼我們對于一個人的評判也過于苛刻了。好在有使者們為他辯護,讓我們看到“貴人”雖不是所謂十全十美的完人,但也确實有可貴之處。

同樣一個行為,背後的起心動念卻可以是天上地下。金自鴻說謊是為了安慰,為了減少對方的傷害、擔憂、不安。而影片中副線的一位軍官說謊,是為了一己私利掩蓋過失。所以,金自鴻說了謊,但他可以問心無愧、坦坦蕩蕩。而那位軍官說了謊,便心虛不已、心緒不甯。

就像使者江林為了幫助金氏兄弟,不惜違反規矩,不惜違抗閻羅王大人的命令,不惜冒着會影響自己轉世的風險。從刻闆服從規矩的角度,江林是錯的,但是,從大義出發,江林的行為又無可指摘。這個時候,能客觀判斷他對錯,就需要依靠智慧,而非“教條”。

人生的成敗得失,不是靠條條框框、标簽定義就能判斷的;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也不是靠幾個名詞、形容詞就能簡單描述的。事物有一體兩面,人更是有多個面向,這就更加考驗我們每一個人的判斷力和智慧,更需要我們在看人看事時不預設立場、不戴有色眼鏡、不以過去定義未來、警惕刻闆印象、警惕思維僵化、警惕教條主義。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我們經曆地多、見識地多,不過早地下判斷。

而對于自己行事處事更加需要帶着一顆公道正直的心,從善良、利他出發,摸着良心說話辦事,如此才能坦坦蕩蕩、問心無愧。

這部影片,值得回味、回看,并帶着各種對自己的靈魂拷問,與主人公們一起再次與神同行,與看一看“因與緣”裡,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

無戒學堂日更第10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