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記不起《藍色茉莉》的具體細節,但腦海中始終把這部片子作為自己第一部感受到人的生活中選擇與因果。

兩部片子并不是一類,但我卻總會把《萬箭穿心》與之類比。隻是這個看起來更真實,更徹底,更穿心。凱特布蘭切特的角色是浮躁的,虛榮的,所以才不那麼讓人同情。顔丙燕這裡的角色是真誠但又笨拙,固執又渴望。她可能是因為文化的原因也可能是人生際遇,也可能是家庭環境,總而言之這大概是一個成年即定型的人物,你大概很難看到這樣人成年後覺悟的成長,馬學武要離婚的時候她不是不害怕,但她不得其法。她像一隻困在蛛網裡的獵物,她越掙紮,被現實捆綁的越緊。簡言之,如果不是馬學武她的生活難有起色,也是因為馬學武她的生活最終灰暗無顔色。

反觀馬學武的角色,他可能曾經是窮小子,但他的知識賦予了他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确實有了更多的收獲。但當他打開自己未來大門的時候并沒有注意到,身後的李寶莉仍然在原地踏步。大概是多年的關系慣性,也可能是厭倦了,馬學武并沒有去解決這個問題。在李寶莉伸手的時候,馬學武甩開手要奔向新生活了。

李寶莉舉報了馬學武,隻是想破壞掉眼前的關系,大概馬學武作為一般人她依舊辱罵但仍然會牽着馬學武的手的;隻是沒想到馬學武選擇了自殺,更沒想到小寶選擇不認這個媽媽。

怪李寶莉嘛?當然。她雖然選擇了馬學武卻從沒學過尊重另一半。怪馬學武嘛?也怪。生态位要高出李寶莉幾個級别的,馬學武理論上是有能力帶李寶莉把兩人關系升級更新煥發生命的。

但是怪誰有意義嗎?夫妻關系也好,職場關系也罷,一切都是動态的。誰也不會一直停在昨天,如果想變好,我們能做的就是發揮能動性,盡可能的改善今天的關系。

沖動很容易,但作對很難。片尾那部車子也說,不好好加油保養,我就給你趴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