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近幾年有點聲量的國産動畫,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等,幾乎全都借助于傳統人物IP二次創作。雖說傳統人物ip與國産動畫相輔相成助力國漫崛起是好事,但國産動畫似乎漸漸依附于固定的商業化模式,少了一些真正有實驗性先鋒性創新性的有靈魂的原創動畫,《膠囊計劃》讓我看到了希望。

這部耗時近一年,由14個獨立動畫團隊圍繞“極緻情緒”這個主題打造的14支短片動畫,雖然隻播了前四集,但感覺已經8分預定了。

先說我最喜歡的《癔症》和《終極體驗》。

《癔症》用超現實的藝術表現手法描述了一場由家暴造成的家庭慘劇。講真,能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選擇家暴這個主題已經超前了一大步了。用兩隻老鼠代指被家暴的妻子和孩子,因為她們遭盡淩辱卻無力回擊、隻能東躲西藏。畢加索畫派的抽象畫風、醉酒後天翻地覆的眩暈感與真實的錄音、第二天鄰居仿佛習以為常後的淡漠、男人清醒後的無動于衷形成強烈的反差感,讓還沉浸于藝術表達的觀衆瞬間被拉回悲劇般現實的内核。直到短片最後,“本片聲音片段取材自真實錄音”,共情感與無力感迸發,原來這個短片的故事靈感,都來自導演蔡源青本人的成長經曆。

...

《終極體驗》用鄉村賽博朋克的表現形式,在網絡直播這個新穎題材的框架之下,用重慶方言與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特色。道教文化與科技幻想的結合,構建了傳統與未來碰撞的奇妙畫面,為國産動畫探索出了一個新的方向。“相信科學拒絕迷信”的醒目标語,不僅讓我們思考,科技打造的虛拟世界與迷信幻想的界限到底在哪。

值得一提的是,《終極體驗》的制作團隊——平塔工作室是一家VR動畫工作室,擁有多部獲獎 VR/AR 影視作品,也是江蘇衛視《2060》“虛拟偶像”V-life電視雞的制作團隊。好内容的打磨離不開現實的體驗和真聽真感受。

...

《界》最巧妙的在于最後的反轉,小李未隻是無數次實驗下同批次的犧牲品的結局使人頭皮發麻,李未在執劍前腦海裡閃回的畫面也讓人驚覺,面對着社會和群體的責任和義務,人工智能永遠無法取代人類。嚴密的邏輯、環環相扣的情節、震撼之下的深刻思索,《賽博朋克山海經》團隊的又一力作《界》,再次用技術和想象帶領我們走到了道德與科技的邊緣。

...

同樣大膽采用奇幻想象的作品還有《晴轉多雲,有時有蝌蚪》,與《界》内向的自我挖掘不同,它更多是外化情感的雙向交流,而短片中以為一場“蝌蚪雨”而相愛的男女主,缺的則正是這樣的雙向交流。該片由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冰雪五環》《構建一朵雪花》幕後創作團隊核子章魚工作室制作,國家隊的視覺大佬,用霓虹般的夢幻色彩制作出了極具視覺沖擊的精彩畫面。

...

希望《膠囊計劃》能夠成為國産動畫的一個方向标,引領更多原創作品推動國漫崛起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