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提前開始的假期,一口氣看完了8集《何以中國》。其實第一集在開播時就看了,當時能感覺畫面和文學的精緻程度,但宣傳時以考古為名,卻似乎文物出現的并不多,設想這大概又是另一個《河西走廊》或者《從秦始皇到漢武帝》這樣的曆史片,所以就擱下沒繼續追了。

直到放假無事,打開騰訊視頻,自動跳出來推薦的還是《何以中國》。從第二集開始看,竟然一下子就進入到最喜歡的模式,越看越引人入勝,連呼暢快。與此同時,一邊覺得自己學識太淺,史前時代幾乎一無所知,自己似乎是個小學生在惡補。一邊又覺得即使是在商周時期,那些從文物考古的視角來解讀中國曆史的方式,給我了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看片體驗。

看豆瓣網友評論,大都在誇文字美、畫面美,制作團隊寫的也基本是圍繞複原的細節展開,但我想說的,是對中國曆史的全然刷新的收獲。

我很愛看曆史性書籍,一直知道文獻之外,近年來說的比較多的是考古寫史,實際上去博物館,能看到的文物都比較抽離曆史場景,給出的信息實際很有限,無非朝代、器型、技藝等等。更不要說石器時代那些石頭、陶片,既缺乏當代審美的價值,又很難辨别其中的演變。《何以中國》真的複活了文物誕生和使用的時代,從搖籃、星鬥到古國,這樣的史前圖景像電影一樣出現,天南海北又漸漸産生了對話和聯系,文物回到出土的墓葬産生了新的關于社會性質的分析。

今天為了吸引大家消費,各個平台都在做唯美的或者卡哇伊的文物變體,或者用一些元素抽取出來誇張放大,用奇異或神秘的氛圍來造故事。相比之下,《何以中國》太不苟言笑了,但這背後,我能看出的是一種極緻的考古人的使命感,這種内在甚至是不張揚,也不在乎觀衆能否理解、能否跟上的(我承認,很多段落我沒完全看懂,信息點太密、專業内容太多是個接受傳播的難點,應該也是這個片子最大的“缺點“)。這本紀錄片就像一個綿綿密密的手工編織,很難想象,每一個知識點的獲得,考古學家付出了多少青燈黃卷的努力,也很難想象,這樣一部非考古絕不為世人所知的地下曆史,要像今天這樣被串聯起發展邏輯,清晰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團隊該是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刻苦。

其實看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疑惑,比如二裡頭和夏的關系。有位老同學是山大學考古的,我問他觀感。他說他身邊的考古人都在看這部片子,其中很多新的内容,他們自己都是第一次看見,很感動也很震撼。我問其中看出毛病嗎,他看到自以為專業的那些網友彈幕,其實90%都是自己的主觀理解,離考古專業很遠。而少數值得商榷的點,是存在于考古學家内部不同的觀點讨論,這部分網友們幾乎是看不出來的。朋友最後說了一句話,這片子門檻比較高,現在也許觀衆能真正看懂的不多,但十年内一定成為經典,十年内也想不出還能怎麼拍更好的片子了。

另一個我很想為《何以中國》寫一篇長評的原因,還在于這本曆史紀錄片沒有忘記普通人,他甚至把普通人當成曆史的主角來塑造。黑夫和驚并不是什麼新故事,之前看到過一部紀錄片中兩兄弟在風和日麗的露營地,像度假一樣,氣定神閑寫這封結尾在“急急急“的家書,就感慨,讀懂人是門功課啊。《何以中國》裡他倆的味道就對了,最後一集裡又用同是睡虎地發掘的喜的故事描寫了秦的統一過程,黑夫兄弟死在戰場,喜回到家鄉,大時代的普通人,這樣的命運的呼應太巧妙了。《封神榜》對商的刻畫其實和傳統差别不大,到這部紀錄片,《殷商》給了我很多新的理解商的契機(這集是我的最愛)。不但從早到晚第一次讓我了解了商的演變,大概是因為考古發掘的成果豐碩,還展示了很多的叙事角度,比如王族、将軍、女性、馭手、工匠、占蔔者、方國勢力等等。在這集也出現了具體的普通人,在纣王鹿台自焚之後,竟還繼續把落點放在說普通人,“甲骨文也無法言傳的悲歡離合”。這種執着大概在那句已成金句的話裡,道出了導演和編劇的取舍。“我們所以為的曆史,常常與帝王将相、朝代更叠有關,其實,在萬年的時光中,曆史更是日升月落、炊煙袅袅的日常生活”。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是2023-2024年,很多人大概和我一樣,都活得有些說不出的苦楚和無奈,但能看到還有人這麼認真投入去做這麼出色的片子,似乎陽光又灑進了陰霾天,真好啊。

這就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中國紀錄片,他不空洞,不柔弱,不僞裝,他充滿對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的情感,滿屏都是對中國和中華文明的眷戀,這樣的片子對你我看過他的人來說,都是一個福報,看我們的祖先走過的這蹒跚又堅定的路程,就該相信,你我不會被遺棄,世界總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