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第一完美展示了境遇的不同如何導緻共情不同。在荷蘭留學,擁有不錯的家境,人生沒有大的坎坷。身為女性能為講述女性境遇的《我的天才女友》共情,但是無法理解為什麼本片導演号召多關注家庭,稱其為“無聊”。
作為一個小鎮做題家,我太能理解一個視孩子為“投資品”的家庭帶來的壓抑。越是伴随着年齡的增長,越是發現親情其實也很涼薄。小時候沒有什麼意識,父母讓努力學習就努力學習,父母讓每天練五小時鋼琴就練五小時鋼琴。西北周末早上六點,天還沒亮就坐上縣城前往的城市的班車去回課,效果不好回來就是一頓打。高中之前好歹從未因為學業挨過打,高中之後考得不好電話就被當場挂斷。進入青春期才意識到親情的多少取決于你的學業,你的工資。原來一切“愛”本質是一種投資品。小鎮父母總希望以平民的投入收獲一個“精英”。我還記得我人生低谷我爸親口對我說“那你怎麼不去跳樓”。那一天我真的動了念頭。更不幸的是,貧窮困境和父親出軌帶來的的家庭情感困境同時存在于我的人生。我看着我爸媽如何拿皮帶互抽,我爸如何拿闆凳砸自己的腦袋。當兒子說出“我就是和别人生來不一樣”“我沒有位置”我太懂那刻的感覺了。我也曾無比糾結于“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要活得比别人痛苦”後來發現,和擲色子的上帝置氣,受傷的隻有自己。一切都是概率而已。
為什麼導演刻意選了紐約精英作為父親人設?一方面這種精英是當下被錢權異化的現代社會最精準的切片,而這種異化目前無解。資本如何讓人成為工具996的各位都有感受,可是沒有資本讓“手”來操控一切也并非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問題是各個階層共同的問題。前作《困在時光中的父親》中父親的家境也算中産。我認為是導演有意排除了“貧窮”的因素回歸到“情感”本身。當然導演可能沒有想到,其實越是底層越是會把孩子當做一種工具。
另一點觸動我的是,本片發掘到了“家庭悲劇傳遞”這一點。本片父親為什麼不能當個好父親?因為他兒時就沒有得到他父親的關懷。父親自己是個有原始傷疤的人,他隻會把這份疤痕代入親密關系,把傷痛“遺傳”下去。我也曾不解我媽性格為何會如此?後來她講起過,她小時候更是沒有得到過多少關照。姥姥姥爺窮苦一生,還要帶大六個孩子,怎麼可能把孩子照顧得面面俱到呢?那錯在姥姥姥爺嗎?更不是,姥姥從小是孤兒,我媽小時候還見過姥姥因為思親掉淚。想到這層,突然覺得自己一腔憤懑全打在了棉花上,根本找不到發洩的對象。隻是感歎自己命苦,我能做的也隻是讓痛苦在我這裡終結。
本片的缺點也有,片子最終的落點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父親,而非兒子。觀衆也很難僅從影片代入到兒子的心理世界,從而很難去認同這個人物。比起《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一步步觀衆拉進男主的生活,代入到男主視角,本片還差點火候。也許成人編劇早已忘記青春的敏感與痛苦是怎樣,就像父母在工具化孩子的時候也早已忘記自己兒時是怎樣。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男人無法共情女人,白人無法共情黑/黃人,富人無法共情窮人,性格“健全”在世俗規矩裡能行進順利的人無法共情性格乃至精神有缺陷的人。 能觸動我的痛楚這叫“感動”,離我的痛苦十萬八千裡這叫“無聊”。而正如片中所言,生活還得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