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點拉一拉。

首先,這部影片定位不太準确,做文藝片又過于直白不夠文藝不夠藝術,做商業片沒有點觀影經驗的朋友又看不懂。還拿周冬雨劉昊然做噱頭營銷,讓很多本不是這部影片受衆的觀衆被騙進來。以至于如此多如此明顯到、咧咧就差直接說“來解讀我”的鏡頭 幾近通俗到俗套疑似迎合大衆的直白的主題,仍滿屏彈幕說看不懂。這也是分低的原因之一吧。

再說選角,劉昊然跟金融精英形象完全不符...以至于前30分鐘我一直曲解了故事...我以為是個落魄男裝闊...

故事方面,三人故事模式有點類似祖與占,看得出有些模仿緻敬成分在的。故事很簡單,上海精英男病理性抑郁症,導遊姐腳傷放棄天賦和夢想,餐館男普普通通生活雞毛瑣碎,三個孤獨者形成無法定義的三人親密關系,一起渡過“燃冬” 。(解釋一下為什麼我理解精英男為病理性抑郁症,因為導演并不大着筆墨描寫他的精神壓力何在,并注重結果“他抑郁症逃醫”,以及他多發的自殺傾向,難以自抑的哭泣沖動等,無不上升到病理性層面。)

鏡頭解讀讓人感覺不解讀都不行,滿偏鏡頭都寫着“來解讀我”,直白的不似隐喻而是明喻。第一次兩人同床未成,導遊女蓋的被子在左,遮住精英男的屏障在右,幾乎是明示兩人心靈隔閡,但導遊女講開了問要繼續嗎,隔閡蕩然無存。第一次看精英男嚼冰塊餐館男大為不解,後三人互喂冰塊,餐館男理解并共享精英男的苦痛。逃犯男的求生欲,三人對“生”的無所執着。雪地裡盛開的黃花。長白山天池的一步之遙。病理性抑郁症自殺的沖動。熊女和雪地中熊的隐喻。沖撞向卡車卻是生的抉擇。等等,盡管看得出導演用心,卻太過直白。

主題方面,無論是雪地裡盛開黃花,還是結尾三次成功死裡逃生,又或是加入在逃犯求生對比,顯然想要傳達積極的力量。但三人苦難描寫筆力不足,力量不夠,輕飄飄,使得“冬”不夠冷,以至于要對比凸顯的“燃”也不夠熱。痛到想死算什麼痛,要痛的足夠痛不欲生,“選擇生”的抉擇才足夠強大,才足以顯出力量。所以我以為本片多少有些過分中庸,但這也許也就是尋常人的疼痛吧,痛,想死,卻不緻死。就像理想彼岸永遠近可望見,卻始終無法到達,空虛失落,但也到此為止了,不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中國人千年來的智慧就是“孬”,像餘華寫的“活着隻是為了活着而已”。

可我更欣賞那些“沒有皮膚的人”,和風細雨輕輕吹,就疼痛無比;我更敬佩那些“任何苦難都能把我打倒”的人,苦難中看到是生活的殘酷本色;也更孺慕那些“我的痛苦已經大于我的力量了”的人,以死亡來超脫生活。離天池隻有一步之遙,有人畏懼死亡,半路返回,後逢人便以“此愁”來裝點自己;但總有人,嘴巴默不作聲,筆下震耳欲聾,後來終于,一意孤行不顧勸阻奮不顧身,縱使孤獨雪落滿身,也要覆着白雪,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闖向天池。總有人敢用死亡來超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