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過去,當張嘉佳站在《雲邊有個小賣部》的首映現場,也許會想起2013年,那個他從全世界路過的年頭。
那一年,張嘉佳在微博上發表33篇睡前小故事,這個系列的微博被轉發超200萬次,超4億人次閱讀;同年11月,這些故事結集成書籍《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出版。張嘉佳也一躍成為了全國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那一年,他也許已經選定了自己的路。
而今,張嘉佳站在這裡,回望來時的路,也許他會發現,自己從未走出過2013年。
依然是2013年的光景,仍然在某個不起眼的小鎮,仍然有一群人,會發生一些沒頭沒尾的故事,那些故事依然能賺足别人的眼淚,依然有人會為那些苦難或歡樂而感動。
十一年間,張嘉佳用他的時光、才華,或許還有苦楚,造就了一條龐大的生産線,在這條生産線上,總有一個老母親在等候、總有一個人莫名其妙離開、總有人轟轟烈烈地死去,總有一個傻子為了所謂的愛情付出自己的一切。十一年間,這條生産線上造就出的産品流向全國,成為一筆一筆的眼淚;成為一張張的印刷品,或許是書或許是金錢。
《雲邊有個小賣部》就是這樣流水線生産的作品,在别的地方出現的苦楚、光陰在這裡同樣出現,一個人回到了故鄉,故鄉裡有等待的親人,有不期而遇的愛情;但最後它們都會離開,消失不見,然後生活又會歸于沉寂,也許會有轉機,但他們已毫不在意。或許因為張嘉佳認為,我們的苦難無非這樣,是流水線式的,無非故事中的人物換了個名字而已。
《雲邊有個小賣部》和張嘉佳的其他作品,無論電影或小說,問題都是這樣。是的,它們确實讓人感動,但那是一種大規模生産式的感動,是一種工業食品式的我可以解饞但沒有營養的感動。我可以理解劉十三走出小鎮的決心,在城市裡的掙紮與絕望,我可以理解外婆對于劉十三的愛,對團圓的渴望,我可以理解程霜對劉十三的守候和愛情。
是的,我都可以理解,但然後呢?
那種苦楚,那種感動,都是一種沒頭沒尾莫名其妙的東西。他們苦了笑了哭了釋懷了,但然後呢?在他們的生活掙紮與浮沉裡面到底是什麼,在他們的面孔後面是不是真的藏了這麼一個人或者這麼一個形象,我不知道。
因為張嘉佳塑造的是一種浮華的生活,一種塑料的現實,一種紙糊着的苦難和歡樂。它們是一戳就破的,它們懸浮在我們的生活之上,帶着一種貼近地面的姿态,然而終究是一個癟了的氫氣球,它貼近,但并沒有接觸地面。所以我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理解故事裡的人哭或笑,他們與我,隻是觀賞與被觀賞的關系。也許是我在觀賞他們,也許是他們在觀賞我。
十一年,這種工業化的文字仍然被人接受,仍然有人為此淚流,可是它們又能受歡迎多久呢?
是的,一代人走出這種浮華的生活,戳破了那近在咫尺的塑料鏡子,抛棄了那些工業化的千篇一律的調味食品。但總人會被光彩無限的鏡子吸引,總有人會為調味食品而食指大動。
可是人的口味是會變的,那些工業化的喜悲還能吸引多少代人呢?
十一年間,張嘉佳也許走過了千山萬水,但他似乎從來都沒走出過2013年。
十一年,也許他仍然會覺得自己已從全世界路過一遍,也許他仍然會覺得自己那些戛然而止的句子多麼意味深長。
但2013年總會過去,也已經過去。那些意味深長也許仍然讓人眼前一亮,但不會永遠都有人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