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挑到一個人不算很多的場次,去看了春節檔中期待值第二高的《流浪地球2》,結束後被一種讓人不得不沉默的孤獨感包裹了很久很久。我想到前幾天劇團裡關于“刻奇”詞義變遷的讨論,這部片子可不就是對“刻奇”這個詞原意的诠釋嗎?隻是要比一般意義上的刻奇更無趣一點。

幾乎每一處情節推進的手法、概念表現的方式,哪怕是音樂燈光攝影美術造型這些,都有種在其他影視作品裡看過上百次的熟悉感(這種熟悉感不是讓人覺得親切,而是不耐煩),甚至幾處關鍵劇情的結構還是和《流浪地球1》一樣的,這是我最詫異最不理解的地方。很難想象,21世紀了,還會有編劇在捏造事件性巧合的素材,稍微别那麼偷懶,變換成情節性巧合也行呀。在概念叠代如此快的科幻片領域,片中的概念陳舊到怕是近5年的影片都很少再探讨了,更何況是以這種淺嘗辄止的方式。還有,173分鐘的片長,将近十個有人物描畫的主要角色,竟然沒有一個角色在片中是有弧光發展的。制作上不難看出創作團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但作品呈現的效果,像是這些花費帶着主創們無處安放的大義凜然匆匆奔向了無底洞。

當藝術批評界都在呼籲停止“取證”和“審判”,鼓勵藝術作品探尋能夠超越一時的社會需求及特定成見的價值觀時,居然有電影創作團隊率先退化掉精神創造力來實現自我媚俗。為什麼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