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可以說算是我最近觀影比較受觸動的一部影片。首先它是一部類型特征明顯的港片中的犯罪片。其次影片中流露出的對人性的思考也非常深刻。

先來梳理一下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為了使林家棟飾演的斬哥原諒自己因車禍過失殺害斬哥妻女的大錯,劉雅瑟飾演的王桃決定做斬哥的線人幫助他破案。而年輕的警員任凱則在同斬哥共同破案的過程中收獲了巨大的成長,“智齒”終于脫落,這也是影片《智齒》得名的由來。

在王桃成為線人找到“可樂姐”之後的幾場戲都拍的十分精湛,節奏張弛有緻,沖突對比也非常明顯,采用雙線叙事。首先是“追捕可樂姐”一場戲中,雙線叙事呈現為“王桃被混混追打”和“警察追捕‘可樂姐’和兇手”,其實二位警察也可以分開算兩條線但是這裡暫且歸為一條。兩條線在重疊的空間——樓梯中展開,再随着各自的視點跑入巷道之中。其中王桃以一敵多的打戲真的讓人看到了香港武俠片的影子。接下來就是丢槍找槍一場戲,一邊王桃被兇手帶走一邊二位警員仍在拼命找槍,置王桃性命于不顧。其實這裡就涉及到了導演對人性的思考。香港電影中經常出現“魔警”、警員暴力執法的情節或許也是反映了一種社會現實。香港電影中包含的正亦是邪,邪中有正的思想也體現在這部影片中,具體表現在林家棟飾演的斬哥身上。他見到殺妻仇人會想讓她“血債血償”而不顧警員身份,查案讓王桃作線人不顧王桃死活。同時他與年輕警員任凱的對比也是一正一邪的化身。任凱處處小心謹慎遵從規定而斬哥則藐視規則自己暴力查案。兩個警察形象的對比也十分鮮明。

當然,影片中也明顯地流露出了一層“垃圾”與所謂“好人”的對比,借角色“我們垃圾人也沒有那麼變态”之口說出了導演對邊緣人群體的關注和同情。犯過罪的王桃為了獲得原諒甘願付出慘痛的代價,這也是小人物人性的善良之處。而最後一場雨中大戲則以王桃因恐懼開槍誤殺斬哥為結束,影片進入尾聲。看到好多人都對結尾斬哥為什麼不喊王桃名字提出疑惑,我個人認為這是符合斬哥個人性格特點的,孤僻、奇怪、甚至是有點兇狠的。其實我個人感受是斬哥是不願喊出王桃名字的,直到斬哥中槍的最後一刻斬哥才說出他原諒了王桃。不管怎麼理解,這個時刻不喊王桃名字,不發出聲音這一元素我認為是符合整場電影氛圍、邏輯和節奏的。

整部影片的黑白風格也是獨特的,比傳統犯罪片昏暗的色調更加壓抑,對光影的要求也更高。人物特寫将人物的表情和神态放大地更加鮮明深邃,周遭的環境設置也更為恐怖。俯拍的全景鏡頭展現香港全貌,有軌電車穿過爛尾樓,貧民窟前堆着垃圾場,現代與黑暗并存,逼仄與繁華相共。這就是孕育香港文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