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的出現是諾蘭借由一位天才科學家而引出的關于人性的一次探索。

...

我先給出我的觀點:這是一部觀影門檻很高,需要觀衆走進電影院之前就對奧本海默其人以及他所經曆的種種事情有一定了解才能看懂的電影。

假如你對那段曆史沒有什麼興趣,或是懷着期待的心情想去借由這部影片了解那段曆史,那麼恐怕影片的三個小時會是雲裡霧裡不知所雲的三個小時。

同樣的,如果你對奧本海默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那麼諾蘭對于故事“妙到毫巅”的講述,将會是非常過瘾的一段經曆。

...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将主要的筆墨放在了奧本海默本人從嶄露頭角到淪為棄子的過程,而非如何做核彈以及核彈“boom”的一聲。

所以,視覺效果最震撼的核彈爆炸被放到了影片中段,大量的對白卻一直貫穿始終。

可能有些人觀衆會覺得這樣安排不夠過瘾,但我認為恰恰削弱核彈的存在感,反而更能帶動整部影片對奧本海默這個角色的刻畫。

...

奧本海默是一位心懷天下的科學家。

他希望自己的發明能夠造福于人類,但當他意識到,他用來平息戰争的方法同時也會導緻人類更大的危機時,他毅然決然的跳出來大唱反調。

這是一位承載人類文明發展的巨人,卻也因此受到了排擠,為他悲劇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因為他最清楚,他是如何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奧本海默被白宮邀請去和杜魯門見面。

奧本海默認為他雙手沾滿了鮮血,而杜魯門說他自己才是按下那個按鈕的人。并且頗為諷刺的提出,讓奧本海默用自己的餐巾擦擦手……

奧本海默代表的立場是人類生命的平等,而杜魯門也代表了願意以小部分人的犧牲,換取更大的利益。

當這些足以毀滅整個人類文明的東西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時,我不由得細思極恐……

我想,這也是諾蘭希望觀衆看完電影之後,需要有的反思吧……

而正是因為如此優質的電影,才會吸引好萊塢将近半數大咖争先恐後的來這裡刷臉。

明年奧斯卡,我看好《奧本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