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我在自己的高考志願上填上了應用心理學,還有醫學、地理、電力等等專業,但最終我還是被應用心理學專業給招走了。記得那個時候,我媽知道了我的錄取結果,問了這樣一句話:這個專業有啥用啊?
是啊,它有什麼用呢?好像我人生的前20年裡,似乎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專業的從業人員,我隻是朦朦胧胧地知道,學校有個心理咨詢室,然後裡面好像有個沙盤,可以随便擺着玩,别的就完全不清楚了。我把這個專業放到自己的志願裡面,原因也很簡單:醫學學不上,我或許可以退而求其次,理科學不會,學一個差不多、但看上去也挺高深的專業也不錯,而且學過之後我也許還會洞察人心,能夠變得和現在不一樣吧,還能治愈自己内心的一些痛苦吧。但是,找工作呢?我從來沒想過如何找工作,隻是沉浸在馬上就要讀大學的興奮裡。
于是稀裡糊塗地,我讀完了大學,因為應用心理學很多内容都是靠背誦就能拿分的,外加上我學習還算認真,成績也就還算不錯。大四那年暑假,我去醫院實習,醫院的醫生告訴我,至少要碩士學曆才有機會去那裡工作,而且貌似那裡已經有幾年沒招過新員工了,而且那裡更需要精神醫學專業的學生,那我這個專業,有什麼用呢?
身邊的很多同學,大學畢業以後都斷了聯系,但似乎并不是都做了跟心理相關的工作。我選擇了考研,繼續到新的學校裡探索我未來的方向。在新的學校,我終于确定,自己以後就以心理老師為目标努力吧,因為這樣我似乎可以找到一個相對安穩的工作,同時又能夠用到我的專業所學。于是我在這個目标的感召下努力着。我期待着未來遇到一些需要我的情況。
但是現實有時會給我潑涼水,我的師姐們找工作也不是很順利,也難免迷茫。我每次看到招聘信息中數量少得可憐的崗位,也難免覺得前途渺茫。當又聽說哪裡的心理老師被發病的學生打了、哪裡的老師學校不讓上課了、哪裡的學校學生輕生之後才開始上心理課……我總感覺似乎手足無措:我能做什麼呢?我的工作真的會有意義嗎?
抱着這樣的心情,我走進了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我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的信息,是在朋友圈裡刷到的,朋友圈裡認識的心理老師發了它的海報,我當時并沒有多麼想去看,直到後來看到消息說,這部電影基本沒有排片,票房慘淡,我想,這部電影值得我去貢獻一點票房,于是我就走進了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1.工作的意義
看這部電影時,我仿佛是回到了在醫院實習的那段時間。我跟着醫生去查房,在早上交班時聽護士快速地說着昨天晚上的情況,查房的時候跟醫生去看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孩子們當中很多都不是瘋瘋癫癫的,而是在安安靜靜地等待着康複。但晚上的情況我是不知道的,大概就如裡面曲醫生值夜班時的情況吧。在四合院裡的醫院,
醫生從這個屋跑到那個屋,在觀察室裡,痛苦的女孩們哭着笑着叫着,曲醫生還要耐心地說,姑娘,怎麼了?需不需要處理一下?允許你哭一會……
曲醫生、齊主任等醫生都讓我想起了那個時候在醫院裡看到的醫生,他們并不是刻闆印象裡管教病人的嚴格的管理者,而是陪伴患者走出病痛的人,他們盡力将專業、溫柔的一面展現給患者,但背後卻也不由得感到疲憊。
但這些醫生和我接觸到的很多醫生都是在比較好的醫院裡,這些醫生的素質都很好,那在醫療條件沒那麼好的地方呢?或者說,很多問題是不是本可以避免的呢?很多時候問題是不是可以不那麼嚴重呢?
我想到了另一個場景:專家組在學校裡,心理老師和他們一起開會,專家組說讓心理老師整理一下心理測試結果異常的學生名單。是啊,明明我以後要做的就是這種“治未病”的工作,那我為什麼覺得自己毫無用處呢?
但轉念一想,即使這學校裡有心理老師,紀錄片的主人公閉國錦為什麼還是沒有得到應得的重視呢?為什麼他的問題還是沒能引起家長和學校的重視、反倒需要他自己跟專家組争取才能去治療呢?心理老師的作用似乎還是沒那麼大,但如何讓這個心理幹預機制有效工作,正是我們這一輩的責任,總不能讓悲劇一遍遍重演吧?那我們能做什麼呢?我雖然還不知道。
但我知道,我該做點什麼。
這時,工作便有了意義。
2.成長的力量
電影當中有這樣的一幕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曲醫生在病房裡跟一個男孩說,要去做認知訓練,男孩大哭,不願意去,曲醫生自然不讓步,說,這個不能商量,你要是不做一會媽媽來了你也不能出去。男孩說,你好煩啊,曲醫生說,對,有時候我就是會有點煩。男孩哭了一會之後,摸着眼淚說,四點了,我得去做了,然後跑着去做訓練的地方了。
我們的主人公閉國錦,他為了到北京治病,跟家人大吵一架,拉着家人去見專家組的醫生,才為自己争取來了去治療的機會。到了醫院,一開始他一天隻能學不到一個小時,後來時間逐漸變長,開始給同病房的同學講題,别人叫他玩,他也要先學完了再玩。
我學到的知識告訴我,要相信每個人都有成長的力量,要發掘這種力量,讓來求助的人意識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是可以應對這個問題的。但這總是說着容易做起來難,但住在醫院裡的小患者們卻告訴我們,他們即使會哭,即使會遇到困難,但還是有向好的力量,哪怕哭或者感到痛苦,也會繼續堅持下去,有時要鼓勵他們,有時要推動他們,但要一直相信他們總會變好的。
3.一起到清晨
當一個痛苦的人在自己面前時,我會有什麼感覺呢?我大概會非常急切,想要讓這個人趕緊好起來,趕緊擺脫這種痛苦的情況。其實那個時候,我也是進入了那個人的黑夜裡,我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所學,陪伴這個人走出黑夜。當這個人走出黑夜,我又何嘗不是走出了黑夜呢?我們一起到清晨,一起到了新的生活裡。
如今的我,還未能真正投入工作之中,對于工作的意義、價值仍然是不了解的,其實我現在也是處在黑夜之中。當我遇見了一些痛苦的人,陪着他們走到清晨,那時我也是走到了清晨吧。
這部電影告訴我,我可以做到的,而且這也是我必須要去做的事。
我的工作,絕對是有意義的。
一起到清晨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