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張舉人首先提出三點反對意見:a.窮人要幹活,沒空讀書。如果窮人都不去割草放牛、撿柴拾糞,那麼耽擱的可是他們莊家的收成。b.中國講求三綱五常,上是上,下是下。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窮人識字多,就會出現第二個洪秀全。c.武訓是個瘋癫的叫花子,錢款多是招搖撞騙而來,應把其錢充公,修一個文昌大帝廟,保證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年輕的郭芬聽聞此言,在衆人猶疑時站出來發言,提出兩點反駁:a.武訓多年來從未把錢用于自身的享樂,而是為了讓他人讀書。如果說他是騙子,那麼社會上像這樣大公無私、悲天憫人的騙子還太少。b.讀書人應明白民為邦本的道理,他們所有吃穿住行,都是莊稼人供出來的,怎麼能這麼不體恤他們。眼看着張舉人下不來台,他身旁的小跟班插嘴道:“辦義學學的是義書,講的是聖賢的道理,這是辦好事。”這裡面值得探讨的地方有很多,我簡單提出三點:a.張舉人所說之言都有其道理,如今許多地方仍有“讀書無用論”,在義務教育結束後,為了家庭生計,許多人都放棄了學業,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牛要。孔孟之言,我理解的同張舉人并沒本質上的不同,畢竟這是封建時代的産物,肯定是要維護封建統治。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句也算是“厚黑學”的真理了,古往今來,還沒人能跳出其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