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節奏與畫外空間
前半段是極簡的車内空間機位,後半段回歸詩意的全景旅行,甚至可以把路作為本篇的主角,正如死囚越獄中的聲音一樣。上下坡,分岔路,之字形,馬蹄形,隐于陰影之下的,隔于土坡之後的,極富變化的韻律,在空間上延展,将聲音給予的想象力完全釋放
與《愛》連看是未曾預料之妙。整片沒被吐露的自殺原因完全緣其是非處境的,既無法被語言完全描述,也無法被語言完全說服。櫻桃的味不是樂觀主義的麻醉,而僅僅提供一種視角,究竟選擇車内還是選擇車外?應該看到希望,一定,一定要把希望帶給自己和他人
最最重要的是選擇,綠地還是荒漠,真實還是虛假?以及老套的一問,生存還是毀滅?是負起重擔,在勞苦壓迫下呻吟流汗,還是離開皮囊,做恐怖未知的夢?阿巴斯不給答案,隻做輕描淡寫的懸置,把苦痛的思慮和選擇又退還給觀衆
一篇短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回校随筆
十小時的馬拉松對于i人算是無比幸福的生日方式。來之前和朋友調侃,八小時不是一日,二十四年不是一生,對時間的探讨将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不過下次還是不要選劇集的好。看前的宣傳都講這是法斯賓德最溫情的作品,好在最使我着迷的冷峻感毫不沖突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