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未成年》2016年上映的國産電影,豆瓣評分5.2。點進app一看,要麼一星要麼五星,差距大。造成這樣評分結果的原因,我想是影片拍攝、演員演技的缺陷。

首先要從電影名稱說起。這應該是一個戀愛腦畫家由于男友變心、吃了重金屬食物(巧克力)中毒精神分裂出兩個人格,雙重人格之間相互對抗,從而達到自我救贖的故事。《28歲未成年》一聽就感覺有種國産爛片不成熟的感覺。寓意是好的,啟示是好的。片名、劇本、拍攝方式、構想、表演方式、統統要改。 (本人非常喜歡倪妮,畢竟演員能做的隻是按照劇本來演,劇本内容沒有上升到一個高度,演員再有出彩的細節表演也無濟于事。令我印象深刻的劇中倪妮的一些精彩表情呈現,如:17歲小涼夏發瘋要吃掉所有巧克力砸東西被制止後很委屈的微表情變化;看到前男友裸奔求複合的表情神态,等等。故,我不認為是演員演技的問題。是劇組劇本構思導演的問題)

但還是要感謝這部電影,委婉但真實地抽了我一巴掌,打醒戀愛腦。

——以下是電影中所呈現的内容——

大涼夏十年裡以茅亮為中心生活着,每天七點前必定要裝點成“最好的”樣子,為他準備早餐,等他起床。等他十年後的求婚,卻等到心碎的分手。她的男神告訴她:“抱歉,我們十年來的生活都太一成不變了,我幾乎不敢想象未來的五十年會是什麼樣子。”他說:“有的事情,就是不能繼續向前了。”

小涼夏因為魔法巧克力意外出現在大涼夏的生命裡,17歲的少女單純美好、肆意張揚,為自己不用高考歡呼,直問四眼白:“我是不是成為畫家了呀?我是不是去法國留學了?我辦過幾場畫展啦?”。。。四眼白沉默的時候,我心裡在想,原來大涼夏曾經也有那麼燦爛的夢想,而她卻把自己活成了什麼樣兒啊,28歲的她,拿起畫筆,卻是不知所措。】得知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像17歲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的時候,她也不在意,28歲就是好呀就是自由,去酒吧,在地鐵上邂逅嚴岩,用豐富絢麗的色彩畫最喜歡的男生,青春瘋狂而浪漫。但最後自己喜歡的男生還是和另一個女孩走了,食物中毒昏倒在地鐵站的小涼夏留不住心愛的人,最後也離開了大涼夏。(這他媽是電影拍出來的故事,老子覺得不好)

大小涼夏互相成全,互相拯救。在大涼夏才華消失殆盡夢想黯淡無光面臨情感危機的時候,小涼夏的出現讓她刻闆的單調的28歲變得大膽起來,重新拿起畫筆接設計辦畫展和苦戀十年的男友say bye,理智而堅定地擁抱了自己的人生。

小涼夏正是天馬行空的年紀,畫得出最好的畫,也迷失在青春時期的迷霧裡,大涼夏找回她,擁抱她,也告訴她不值得。(當然這是在大涼夏自己也醒悟了之後)

小涼夏不可避免的消逝,大涼夏迎來事業巅峰的時刻,有重新拾起愛情的機會,這次,不是她來等他轉身。

———以上是電影拍攝内容,本人并不喜歡,劇情聽上去就荒謬且幼稚可笑———

其實這部電影在技巧上很爛。完全可以拍的更現實、陰沉一些。亦我所見,這是一個戀愛腦畫家由于男友變心、吃了重金屬食物(巧克力)中毒精神分裂,與自己心理對抗,自我救贖的故事。不是小涼夏拯救了大涼夏,自始自終都是“涼夏”她自己拯救了自己。無論是28歲還是17歲的涼夏都是戀愛腦,他就算與嚴岩在一起了結果也不會比和茅亮在一起好。(另提一嘴,劇裡茅亮在17歲當衆表白,28歲當衆裸奔表白之事,非常之逆天尴尬,這種人發瘋搞笑至極,有點像時間管理大師那種癫公。避雷!避雷!)

女性,任何時候都要忠于自己,愛自己,不要依賴任何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像劇中涼夏在迷離之際,小涼夏說:“你的世界沒有人愛我。”大涼夏說:“我永遠和你一起。”能永遠陪自己的隻有自己,不要因為任何原因任何人或者事抛棄自己的事業和夢想。這讓我聯想到張桂梅校長,看到一個個變成家庭主婦的從麗江華坪女子中學畢業的女學生們那種憤怒,斥責她們如果還是家庭主婦就别回來看她了……

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堅持的力量。如果涼夏十年之内摒棄了自己繪畫的天賦和基本功,那将永遠不會開她夢寐以求的畫展,不會與各大品牌簽合同參與品牌宣傳設計。我們堅持的事,終有一天會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