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全球電影業衰退時期看到這樣的神作!命題宏大卻不空虛,明喻隐喻都細雨潤物地浸透在細節裡…建立在奴役和粉飾之上的王朝終将被推翻,是天譴,也是民意!而加速一個吸血朝代滅亡主要還得靠權力内部覺醒與倒戈,電影對這一視角不惜筆墨實在難得。
而神話中的天譴,似乎就是在感召這樣一種精神,一種反抗精神,一種不畏強權明辨善惡的智慧。
救世者自救,亂國者亂己,得民心者順應天道,自有神助,亡國的不是妲己也不是狐妖,而是一顆被權欲和不甘蒙蔽的野心,置百姓于人禍,枉為人君,必然天怒人怨,人神共憤!
華夏民族是幸運的,有神話慰藉,有史詩警醒。感恩每一個不屈的靈魂,他們的故事渲染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底色。驚豔的視聽效果背後是刻骨的人文内涵,了不起的電影!
而抛開現實意義,封神的視聽效果也讓我歎為觀止。記得最開始知道這部電影是看到謝飛導演關注了封神,并給予很多肯定,謝飛導演是我非常喜歡的中國導演,他曾說“隻要審核制度不改變,我就不拍電影”,這句話讓我很揪心,而關注到封神我看到烏爾善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象力是電影的本性”,今天看完封神,我熱淚盈眶,他真的做到了,烏爾善用想象力填補了審查的空白,因為不方便劇透,我這裡僅說兩點,就是封神裡每一處有血漿出現的場面,都處理的富有浪漫色彩,或凄美或揪心或悲壯,奴隸和王室的視覺對比也很震撼,那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極緻具象化呈現,讓人動容……至于其他的什麼巨物對比,繁簡對比,鮮灰對比,封神更是信手拈來,印象深刻的尤其那幾個流暢的一鏡到底,讓我看到電影藝術在古典語境中的傳承與創新,至少在我這樣的普通影迷看來,封神各個方面都驚豔到了我。
再說說表演,每個人都出神入化,伯邑考下線我真的沒繃住,哭到啜泣,可能出于慚愧吧,李雪健就像我爺爺那麼慈愛,但我卻沒有伯邑考那種赴湯蹈火的勇氣。其他的,我特别喜歡妲己和雷震子,他倆特别有對比,妲己被附身的軀殼就像一個人形傀儡,靈魂和肉體的不協調自始至終透着凄美,雷震子又恰好相反,行為和肉體超乎常人地一緻,那麼率真,那麼熱血,那麼可愛。
最後點個題吧,殷商人民等來了周禮,我們等來了好電影的時代,環境再群魔亂舞,哲學不會失落,呼喚哲學的人民不會失落!富有哲思的電影不會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