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部影片的名字的時候,以為是個東方式的愛情故事,但實際上也确實是個東方故事,是基于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農民故事。

這部影片最打動我的是平淡樸實的日常叙述,導演李睿珺在豆瓣上寫的文章“在日常中提煉電影,在電影中還原日常”,裡面記錄了一個畫面,他陪海清在地裡勞作,眼前躺在田埂上休息的海清和遠處播種的農人。

「春天

破土而出的麥苗

并不知道

等待它們的

是 夏季的鐮刀」


...

說說電影鏡頭語言,電影的開頭用了很多框景和鏡子讓兩位主人公同框,象征着陌生的關系和含蓄的情感交流;随着相處兩人慢慢靠近,後面基本就是同框了。

影片聚焦大西北廣袤的沙漠、黃澄澄的沙子、綠色的麥浪,詩意的畫面襯托這個故事是美好的。

現在很少有電影紮根日常,但是在這部電影裡真切地記錄了種小麥的過程,甚至告訴我們一個房子是如何從土變成磚、變成牆。看後記才知道,這部電影花了長達一年去拍攝,真實地等待麥子抽穗。

有鐵和貴英的感情就在一年四季的生活裡逐漸遞進。有鐵和貴英都是被家庭抛棄的人,貴英還患有尿失禁、不孕不育。最初是兩個孤獨的人互相取暖的故事,有鐵對貴英是溫柔的,體貼她尿失禁給她買大衣,記得她愛看電視,計劃着年前買一台電視機。

農民式的浪漫是紮根在土地裡的,播種的時候有鐵開玩笑說地裡有你的腳印,明年會長出你的腳印來。上升到兩人讨論腳長在土地裡就不自由了,可是我們又能去多遠的地方呢? 

收小麥的時候,有鐵因為貴英插不上麥垛說了幾句氣話,但是轉頭又讨好地說,我給你在麥堆上挖了一個窩窩,你坐上去肯定舒服。

有鐵和貴英就是大多數農村裡常見的影子,他們有愛情嗎? 


...

我想是有的,這種愛情在土地裡、在小麥抽穗的聲音裡、在屋頂嘈嘈切切的風聲裡。有鐵用麥粒給貴英手上種花,是屬于這片土地上給與的浪漫。

還有一個浪漫的場景,就是給雞蛋搭溫室的時候,箱子裡燈光映射出一道道星光,貴英用手去捧着星光,寓意着他們倆充滿希望的未來。

有鐵和貴英的生活剛剛奔向美好,蓋了新房子、養了雞鴨豬,麥子熟了,秋菜也快長好了,但是貴英走了。

最後的結局并不是傳統的大團圓結局,導演李睿珺也有說道,他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生活中哪有那麼多完美。

有鐵這個人是老實敦厚的,貴英走了以後他把所有的債都還清,賣掉收獲的糧食,還清種子化肥錢,還清借芨芨草的兩袋洋芋,還清十個雞蛋,還驢自由,孤獨的身影隐入沙漠裡。

最後推土機拆掉新房,愛隐入塵煙。

影片所有的情感都是克制的淡淡的,但是會觸及到平靜之下的情感洶湧。